杭州蕭山機場公路改建項目迎來收尾階段
記者走進施工現(xiàn)場,親身體驗G20峰會杭州速度

記者黃宇翔(左二)在體驗當一名修路工人。
體驗時間:3月25日上午10時許
體驗地點:杭州蕭山機場公路改建項目西興互通工程段
體驗對象:工程施工工人
“工地情況復雜,戴上這個帽子。”剛見到呂江,他就拎著一個紅色安全帽囑咐我。
呂江是杭州蕭山機場公路改建項目西興互通工程指揮部的總負責人,這天,他負責向我介紹工程整體的進展情況,并安排我的體驗行程。
蕭山機場公路改建工程是G20峰會交通保障重點項目,西起西興大橋東橋頭,東至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西入口處。作為“省門第一路”,蕭山機場公路也是G20峰會期間世界各地來賓感受杭州的首個“窗口”,關注度自然高。
從三橋匝道起至蕭山七甲河過去200米,在總長計1.832公里的區(qū)域里,是呂江所負責的西興互通工程范圍。
“西興互通高架部分已經通過驗收了。”呂江邊駕車帶著我參觀施工現(xiàn)場邊介紹說,“現(xiàn)在只剩下高架橋底下的路面部分。我們從周一開始就要鋪瀝青路面的‘上面層’了。”
呂江口中的“上面層”,是地面道路上的最后一道工序,鋪完“上面層”,再劃上交通標志線,就意味著道路可以開通使用了。“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上面層’4天就能鋪好。”呂江說,預計4月初,整個西興互通工程就能進入交工質量檢驗階段,4月底能實現(xiàn)全面驗收。
諸暨人馬科達,是西興互通工程項目里的一名工班長,他負責給高架橋底下的人行道鋪設花崗巖,手下有30多個工人。
“我們今年正月特地從諸暨趕到杭州來施工的。”馬科達告訴我,單就給人行道鋪花崗巖這一項工程,就有120人分4支隊伍同步施工。
人手多了,項目進度就明顯加快。“剩下100多平方米,很快能鋪好。”馬科達向我感慨,“雖然來了沒兩個月,但我和工人們就住在工地邊上,這里的變化真是按‘天’算的。”
和馬科達一樣,我也住在濱江區(qū)的三橋附近。這一帶每天的變化,我自然都看在了眼里——從原先出門上三橋得繞行到蕭山,到如今西興互通兩對匝道均已全部開通;從原先小區(qū)周邊總是塵土飛揚,到如今鮮花、草坪、大樹環(huán)繞……
我對呂江開玩笑說,“我?guī)缀跏敲刻焱砩匣丶視r一副模樣,第二天早上出門時,又是另一副模樣。有時甚至感覺走錯了回家的路。”
呂江聽完,給我舉了個例子:“江南大道和機場高速交叉口的這個大轉盤,從鋪設地下管道,到立起燈桿,再到種上樹木、鋪上草坪,全面綠化,就兩個月時間。確實是每天一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