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先生原本住在景洲公寓,兩年前,他搬走后就把房子租了出去,這半年來,董先生不斷接到租客打來電話說房頂漏水。
景洲公寓是在2009年交付的,共有6幢,24個單元,500多戶居民,每幢樓都有11層。董先生的這套房子是在10層,3室一廳。記者看到,主臥和一個次臥天花板均有不同程度滲漏,主臥天花板共有兩處滲漏,每一處都有1平方米大小。租客說,臥室要放一個盆接水,最嚴重的是衣柜上方,衣柜都潮了。
董先生起初以為是樓上鄰居水管破了,就回去一看,發(fā)現(xiàn)樓上長期不住人,那是哪兒漏的水?董先生覺得很奇怪。
帶著疑問,董先生找到樓上房主章先生,電話那頭章先生覺得很驚訝:“我都沒住在這兒,怎么會漏水?”前天,兩人相約去章先生家看情況。
“門一打開,嚇了我一跳,他家是精裝的,木地板上積了一層水,有1厘米那么厚。”董先生一邊用手比劃一邊說,木地板都被泡松了,踩上去地板“啪嗒啪嗒”作響。
兩人檢查了房里的水管,都完好無損,沒有滲漏的情況。這水從哪里來?董先生懷疑是屋頂平臺上的盆栽惹的禍。
隨后,記者來到頂樓平臺,有四五百平方米那么大,約2/3的地方擺了大小不一的盆栽,有的是花,有的是菜,都是樓里的業(yè)主種的。
家住7樓的劉大伯,他在平臺上種了100多盆花草,所在的位子恰好就在章先生和董先生家主臥正上方。
66歲的劉大伯說,自己退休五六年了,今年上半年開始養(yǎng)花草的,有蝴蝶蘭、米蘭、雛菊,還有不少多肉植物等,“都是我一盆盆從花鳥市場搬回來的,我現(xiàn)在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培養(yǎng)這些植物,有事沒事我就會上來看看它們。”
自從入冬以來,劉大伯怕花凍著,為了保溫,他還搭了一個玻璃房,把一些不耐寒的花放在玻璃房中。
小區(qū)物業(yè)的平主任說,利用屋頂平臺種花草在小區(qū)并不少見,但董先生這個單元的情況最嚴重,幾乎每戶人家都或多或少在屋頂上種植花草蔬菜。
接到居民投訴后,平主任趕去現(xiàn)場查看,“目前,還不清楚漏水到底是不是因為養(yǎng)花草造成的,我們也叫了房產(chǎn)公司的工作人員過來查看過了,覺得房子質(zhì)量問題的可能性很小,但具體情況還在調(diào)查中,如果是因為房子質(zhì)量問題,房產(chǎn)公司會負責(zé)修復(fù),如果真的是因為養(yǎng)花種菜而破壞了屋頂,那這個責(zé)任可能由種植花草的業(yè)主來承擔(d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