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一周,浙江連續(xù)發(fā)生了兩起導航引起的交通事故,均險些釀成大禍。
2月27日,衢州車主王先生開車送朋友去金華火車站,因對道路不熟,一路上跟著車載導航,一不小心就開到了鐵軌上。
2月28日,江西姑娘小郭開車前往蕭山區(qū)休博園找朋友玩,也是因為不熟悉道路,跟著導航走。不料,導航把她連人帶車導進了一處在建工地的大水坑里。所幸,小郭從天窗及時逃離。
如今,車載導航儀、智聯互聯系統(tǒng)、手機導航App等眾多導航設備的普及,讓很多車主產生了“導航在手,天下由我”的感覺。不過,一起起擺在眼前的案例告訴大家,別只聽導航的話,同時,對這些設備的選用和日常維護也十分重要。
原廠導航、便攜式導航、手機App 導航設備越來越豐富
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汽車導航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比如,簡單安裝在車載DVD上的原廠導航,現如今早已演化成各種內容豐富且功能強大的車載智能互聯系統(tǒng)。豐田的G-book、通用的安吉星、沃爾沃的Sensus、凱迪拉克的CUE等車載智能互聯系統(tǒng),均有汽車智能導航的功能。
“在行車途中,無需操作中控臺,僅通過語音就能設定導航。”凱迪拉克ATS車主金先生說,這種模式便捷又安全,適合行車途中使用。
車載智能互聯系統(tǒng)的導航功能雖然強大,花費卻也不小。據眾多車主反映,各廠家均只向車主提供一段時間的免費體驗,體驗到期后的續(xù)用還得花上不少錢。
當然,對于大多數代步家用車來說,廠家自然不會原廠安裝高大上的車載智能互聯系統(tǒng),便攜式導航便成了很多車主的選擇。
“便攜式導航安裝方便,價格也便宜,操作相對比較簡單,用的人很多。”某品牌4S店售后沈經理表示。但現在市面上大多數便攜式導航用的都是盜版地圖,數據并不準確,容易導錯路。“基本上用的是離線數據,比較適合在網絡信號不好的地方使用,比如農村,或者某些偏遠地”。
的確,在杭州等網絡信號覆蓋良好的城市,很多車主開車出行,用的都是智能手機上的導航App,如百度地圖、谷歌地圖、高德地圖等。
說起手機導航,杭州車主張先生的評價是兩個詞:精準、費電。“連上4G網絡后,手機導航的定位速度和定位精度都很棒。”他說,可耗電量也非常驚人,“我曾試著邊開手機導航軟件,邊用車載充電器給手機充電,放電速度明顯快于充電速度。”此外,手機導航對網絡的依賴性比較強。
及時更新導航數據包
否則坑你沒商量
“春節(jié)第一次自駕去蘇州,一路聽車載導航的指揮。在蘇州錯綜復雜的高架面前,直接被它帶迷路了。”網友abc22在杭州某論壇上自爆春節(jié)囧事。
“去年杭州德勝高架東段往下沙方向開通后,導航仍然按照原先的線路規(guī)劃,費時又費力。”家住下沙的車主蔣先生說,事后才發(fā)現原來車載導航的數據包里很多新路都沒有,需要進行人工升級。
沈經理說,不管原廠的還是便攜式的,只要地圖更新及時,還是比較靠譜的。可如果數據更新不及時,被導航坑的風險就大了。“比如把你帶到斷頭路、在修路段,不走新路、好路的可能性都有”。
一位同事告訴新車訊記者,手機導航有時也不靠譜:“有次去農村采訪,身上只有手機帶導航功能,結果去的那個地方沒有網絡信號。也就是說,只能通過離線地圖查看大致路線。手機的導航功能基本廢了。”最后,同事只好用最原始的辦法,一路問過去。
一句話,導航設備再好,也可能有出錯的時候。車主在前往陌生的地方前,最好提前通過電腦等途徑對整個線路有個大致了解,避免被導航帶偏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