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招兼職做刷客的信息,最近這一兩年很忙。
“動動您的手指,坐在家里掙大錢”“網上兼職,月收入過萬”……這些吸引眼球的廣告語,頻繁出現(xiàn)在各大主流網站的評論區(qū)、中小型網站的彈窗廣告,甚至好友被盜QQ發(fā)來的信息里。
不過,看似利益頗豐的表面下,卻也隱藏著極大的風險。
近日,杭州蕭山警方就偵破這樣一起案子:一名剛剛結束高考的準大學生暑期想在網上兼職做“刷客”,結果一步步被騙12萬元。
近日,這個家族式詐騙團伙被警方破獲,受害人小黃的12萬余元也被追回。
上大學前積累社會經驗,她選擇做“刷客”
小黃姑娘是杭州市蕭山區(qū)人,住在蜀山街道。
不久前,她剛剛收到浙江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心情大好的她,想在進入大學生活之前,積累一些生活經驗。
當小黃在網上左挑右選找工作時,她在一家求職網站上看到了一條誘人的招聘信息——“網絡招聘、足不出戶、代刷信譽、日賺百元。”
小黃點擊鏈接,進入了一家公司的招聘網頁,寫的正是招聘“網絡刷客”。
所謂“網絡刷客”,就是替公司指定的網商刷交易量或者信譽,以此來提升網商知名度和美譽度。近年來,“刷客”之風愈演愈烈。店家砸錢買信譽,“刷客”瘋狂接單,并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yè)鏈。
對網購比較熟悉的小黃馬上來了興趣。加了網頁上留下的QQ后,對方通過幾個簡單的問題就完成了招聘程序,并給小黃布置了第一單任務。
這是一個賣游戲點卡的網店,公司讓小黃通過網上銀行購買游戲點卡,幫該網店刷信譽,并表示每次可獲得5%的傭金。
小黃試著購買了該網頁上價值100元的游戲點卡。并提交給對方,沒過多久小黃的個人賬戶上便多了她支付的100元本金及5元傭金。
陷阱一個個,小姑娘12萬余元打水漂
這么容易就賺到了第一桶金,小黃樂了,主動討要第二單生意。
這回對方一次發(fā)來3個鏈接,每單生意有數十張點卡不等,小黃熟練地刷完了信譽,但這一回沒等到酬金,倒是對方又主動發(fā)來一個任務鏈接。
公司員工告訴小黃,因為她購買的游戲卡沒有被激活,應該是代刷信譽的員工較多,游戲公司的系統(tǒng)反應不及時。“等系統(tǒng)反應過來之后,店主看到商品銷量增加后,本金和傭金就能一起返還了。”
此后,小黃沒有起疑心,先后分數次購買了2萬余元的游戲點卡,但一直沒有等來傭金。
小黃起了疑心,通過QQ問公司怎么回事。
其間,公司領導打來電話解釋說,公司業(yè)務員已經帶著錢來杭州,但需要交一筆人生安全保證金,小黃想也沒想,就給對方分數次匯去了9萬余元。
這些錢,其實都是小黃從姐姐的工資卡里轉出去的,當然也都打了水漂。
騙子盯上的是火爆的刷信譽市場
今年6月底,杭州蕭山警方專案組民警在福建泉州先后將詐騙團伙的四人抓獲。其中主要犯罪嫌疑人林某還是在拍婚紗照的過程中被抓獲的。
經調查,這個家族式詐騙團伙以刷信譽為名,從今年4月份開始通過網絡手段詐騙數十人,3個月不到時間詐騙所得金額13余萬。
而主要犯罪嫌疑人林某以前也曾被同樣的方式騙去了2700元。可是事后林某沒有報警,反倒是四處聯(lián)系后交了2800元的加盟費,并自己經營起了這個所謂的“舒適、高薪行業(yè)”,之后,還拉攏了自己的哥哥、妹妹一起來幫自己。
目前,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被刑拘2人,取保2人,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在此,警方提醒廣大網民,對于網上發(fā)布的招聘信息,一定要仔細甄別,提高警惕,不要輕易在網絡交易平臺進行支付,謹防“撿了芝麻、丟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