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7月15日訊 一提起龍井,多數(shù)人腦海中的第一反應是喝茶、吃飯的好地方。但如果晚上你去龍井,便會發(fā)現(xiàn)這里儼然已成了自行車愛好者們的樂園。
每天夜幕降臨后,數(shù)百甚至上千名車友會從杭城的各個角落出發(fā),聚集到這里的山路上揮汗騎行。而到達翁家山頂后,歇腳聊天交友,這里成了一個自發(fā)形成的車友會。讓一些首次參加夜騎龍井的車友感慨連連,早就聽說過夜騎龍井,但如果沒有親自上來,你絕對想象不到它的美好和瘋狂。
來過一次,無一例外成了???/p>
2.6公里山路上騎出不同滋味
夜色,對于這些愛上夜騎的車友們而言,是一把無形的發(fā)令槍。
晚上八點,夜幕籠罩下的龍井路十分靜謐,參天蔽日的山林中,蟲鳴、蛙叫聲不絕于耳,空氣中已沒有了午后的暑熱,清涼純凈。
平整開闊的柏油馬路上,偶爾有汽車來回,更多的是紅色燈光閃閃爍爍的龍井“夜騎人”疾馳而過。
他們中有的單槍匹馬,有的三兩同行,也有的是數(shù)十人的一字長車隊,但讓人一眼就能辨別,因為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副酷酷的行頭。
身上,穿的是絢麗時尚的緊身騎行服;頭上,戴著流線型十足的“烏龜帽”;手上,是露著半截手指的騎行手套;胯下的“馬兒”雖然各不相同,有山地的,有公路的,有折疊的小輪車,顏色亮麗,且多數(shù)是時下流行的品牌。而自行車上,前燈尾燈一應俱全。
在龍井山腳下,全身“武裝”的邢子俊靠著一輛山地車旁在路旁等人。不一會兒,和他年齡相仿、二十來歲左右的兩位年輕人一南一北而來,三人匯合后開始了山路上的騎行。
邢子俊告訴說,自己住石橋,另兩位是他的同學,一個住筧橋,一個住濱江。夜騎已有兩年時間,只要沒事情就會約著過來上山逛一圈,每次都是先各自騎到山下集合后再統(tǒng)一行動的。
“其實這段山路也就2.6公里,上山一般11、12分鐘,下來只用3、4分鐘,而從家里過來路上所花的時間是它的好幾倍,但大家就是喜歡這里。這段山路汽車不多,風景不錯,騎車氛圍更不錯。你別小看這兩三公里山路,效果絕對抵得上10公里平路。在這里既能練體能,也是讓自己受點累考驗考驗自己。女孩子不是都喜歡逛街嗎?這也是我們獨特的‘逛街’,一到晚上就想著來這里逛逛。”
山路上,一對中年夫妻在上山路上揮汗如雨。男的在前,女的默默隨行。
時不時有車友上來趕超了他們,除了帶來一陣涼風,還留下一句帶著溫度的鼓勵話:“別停下來,快到山頂了,加油啊!”
當天是他們第三次夜騎龍井。兩人是從朋友那里聽說了夜騎的樂趣,于是一周前花了近八千塊買了兩輛自行車和騎行裝備。有了車的第二天,兩人就來了回夜環(huán)西湖加夜騎龍井,原本計劃如果騎不動就撤,沒想到一舉成功沖頂,勁頭就更足了。
第三次的夜騎是直接從家里騎來的,來回28公里路。“上坡的時候,腦子里什么雜念都沒有,一路上聽著自己氣喘如牛的呼吸聲,只想一件事——堅持一下沖上山頂。不過‘先苦后甜’,等下下山,那可就太爽啦。”那位先生笑道。
歇腳聊天交朋友
翁家山上夜夜都有車友會
一路上山,已經(jīng)看到為數(shù)不少的車友在上上下下。不過,當?shù)竭_翁家山頂時,還是被眼前的“盛況”給驚呆了:這里一堆,那里一群,竟然有近百名車友聚集在這里休息。
一家名為“翁龍順茶糖商店”的小雜貨鋪門口,不僅長板凳、小圓凳上全都坐滿了人,就連邊上的石階也被利用上了,車友們一邊休息一邊聊著天。
小店老板翁迎仙和很多車友都很熟,這個騎了幾年,那個天天要來報到的,了解得一清二楚。她告訴說,龍井騎行的名氣真得很大,不僅本省的車友經(jīng)常過來,上海、南京等地的愛好者也會來,而一天中騎行人數(shù)最多的要數(shù)夜騎,以年輕人為主。
“以前一個星期中晚上上來人數(shù)最多的要數(shù)周二和周四,因為那兩天是一些車隊的活動日,我會特地多準備幾箱礦泉水。現(xiàn)在我感覺天天人都這么多,像昨天晚上光水就賣了十多箱。毛估估,六七百人是起碼的。”翁迎仙說,因為夜騎人多,小店的關門時間也延遲到了11點。
平時店里撿到最多的東西就是車友遺忘的水瓶和手套,“就讓人將它們拍了照片掛到騎行網(wǎng)上供人認領,有車友跟我開玩笑,說我這家小店要揚名國際了。”
很顯然,車友們也把這里當成了“根據(jù)地”,一邊歇腳一邊天南海北地聊著天。
有人在談論騎行龍井之“最”;從龍井山腳下的“春夏秋冬”餐館處騎到翁家山頂,用時最少的僅六分鐘左右,是位公路車愛好者;比體力的最好玩法是“十上十下”,去年還有騎行俱樂部專門組織過這樣的比賽……
有人在談自己的變化:第一次騎,一路上下車休息三次;第二次騎,只停了一次;現(xiàn)在,又輕松了不少,并向朋友們討教起騎行技巧來……
而48歲的老俞則在和朋友們大侃自己的“山路騎行減肥史”,“我最胖時有270斤,身上有很多毛病?,F(xiàn)在減了近100斤,毛病也好了??矗m然肚子還有點大,但可是有腹肌了呢。”
正說著,他的另一位山上結交的“騎車朋友”老李也趕到,一邊打著招呼一邊說,“沒到這里報過到,總感覺這一天沒過好,也會感覺到對不起大家。上來報個到,回去就睡得舒坦了。”
這群車友在山頂上歇一會兒、侃一會兒后,一個個陸續(xù)離去。而此時,一撥剛剛上來、滿頭大汗的車友又坐了下來……
山路上,一撥接一撥的車友紛紛來夜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