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線12月23日訊 一只翼展超過1.5米的鳥需要生長幾個月?生長期間捕食了多少魚蝦?秋冬時節(jié)會不會南遷?它的數(shù)量是否逐漸遞增?這些問題對于捕鳥賣錢的人來說并不在意,他們只知道,這么大的鳥至少能賣300元。
籠中大鳥的脖子上有大片血跡
李先生一般每隔兩天會從杭州市區(qū)回趟老家,往返之間得依靠渡船,汽笛聲中很快就過了半年。但最近兩三個月,他發(fā)現(xiàn)渡船上多了個伴,不是地上走的,也不是水里游的,而是天上飛的。
天上飛的是鳥,它為什么要上渡船?
“被人抓了,關在籠子里,吊在船頭賣。”22日早上,李又看到了一只鳥,很大,很兇。“只要有什么東西靠近,它就會飛快地啄過來。”很多人都在看,想知道這鳥叫什么,是哪里來的,賣多少錢。
盡管以前常在船頭看到有野生鳥類出售,但那些大多是麻雀、鴛鴦、野鴨、貓頭鷹之類的。“那些鳥我常見到,這一次的我根本不認識,可能是保護動物。”
李開始警覺起來,拍了幾張照片,還有一段視頻。
他確定這只鳥不是家養(yǎng)的,因為大鳥很大,翼展可能超過1.5米,脖子部位有很大片血跡,羽毛也有多處脫落。“一定是人用網從山上抓來的。”他打聽到這只鳥有3斤多重,叫價300元。
小李打電話給本報96068熱線舉報。
專家初步判斷是夜鷺
這只具有很強攻擊性的鳥是什么?屬于國家保護動物嗎?記者咨詢了相關專家。
杭州野生動物世界鳥類專家在仔細觀看照片后說,盡管和標準圖片有距離,但從大鳥的體型、羽毛顏色、喙以及性情,初步判斷是一只夜鷺。他說,夜鷺又名水洼子、灰洼子、星鴉,杭州本地人習慣叫該種鳥類為夜鷹,屬于頭大、頸短、健壯的中型鷺類。“以前是較為常見的鳥類,而最近幾年該鳥類明顯減少。”
專家證實,夜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捕捉、出售保護動物是違法行為,目擊人可以向公安及林業(yè)部門舉報。”
記者了解到,夜鷺在中國長江中下游、長江以南和西南各省曾經是較為豐富和常見的。但最近幾年由于砍伐樹木、環(huán)境污染和人為干擾,夜鷺數(shù)量明顯減少,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8月1日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杭州是鳥兒的天堂,因為有鳥,西湖才更讓世人矚目——而就在這樣一個天堂,竟然也有人在捕捉鳥類,而且已經持續(xù)了兩三個月。到底是誰在抓鳥?誰在賣鳥?又是誰在買鳥?本報將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