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大運河申遺的決戰(zhàn)之年。”記者昨日從淮安市歷史文化研究會二屆四次會議上了解到,2013年8月底前,大運河所有申遺點段都要完成準備工作,并接受國際專家現場評估,力爭201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據了解,大運河連接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對中國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起過重大作用。而大運河申遺則是中國迄今為止,涉及部門和牽涉地區(qū)最多的申遺工程。根據時間表,今年9月份,全國申遺辦已完成了運河申遺文本,并提交預審;2013年1月,將正式申報文本報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大運河申遺最快在2013年8月左右接受國際專家的現場評估。
淮安作為“運河之都”,作為運河申遺點最多的城市,目前與全國一道進入了大運河申遺的實質性階段。其中在歷史文化研究方面,淮安決定將2013年視為“運河文化研究推進年”,高質量地編輯出版《淮安運河文化研究文集》(第四輯),編輯出版四期《淮安歷史文化研究》,展示研究新成果。晚報記者 卜英寶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