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態(tài)福地 精致湖城”新聞文藝筆會正式啟動,來洪深度采風的各家資深記者、作家、大V,陸續(xù)在各大媒體平臺刊發(fā)文章,聚焦報道洪澤好生態(tài)、好美食、好風景、好田園。
今日,將中國江蘇網(wǎng)刊發(fā)文章《洪澤采風行| 饞煞皇帝的洪澤美食》,轉載如下,以饗讀者。
全文如下
饞煞皇帝的洪澤美食
三十年后,面對一波又一波的食客,白發(fā)蒼蒼的黃少科早已富甲一方,但他依然戰(zhàn)斗在自己的崗位上,不同的是,那時的老“門童”只負責為大家講故事?!?0年前,我們家就是開飯館的,味道就是現(xiàn)在這個味道……”秋高氣爽的一個晌午,隨著“生態(tài)福地 精致湖城”新聞文藝筆會的記者、作家、大V一行,來到洪澤美食城的“老黃魚館”。
迎面的正是年富力強的中年黃少科。他站在牌匾下,笑容可掬,忙不迭為我大家開門,忙不迭的遞煙。每天的飯點,這里就是陣地,或在店門口引導客人泊車,或給男賓遞煙,或和食客搭話,推薦“老黃魚館”的特色。
“老黃魚館”初開時,黃少科還是一個意氣風發(fā)的小青年,招牌中的“老黃”指的是他的父親,如今,他成了接班的“老黃”。話說鄧公南巡,改革再掀高潮,“老黃”在老家的街頭打出招牌,開起魚館。寧連公路穿境而過,朱壩成了南來北往客人的落腳點,“老黃魚館”聞風而遷。寧連高速通車,洪澤出入口處的洪澤美食城拔地而起,老黃家再次轉移陣地?!袄宵S魚館”搬了三次家,正是洪澤餐飲美食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一個縮影。
“小魚鍋貼”是洪澤美食的頭牌菜。美食民謠說,“春季螺螄夏季蝦,秋冬螃蟹口味佳,岔河大米香噴噴,小魚鍋貼頂呱呱”,聽得都讓人流口水。
這里的小魚鍋貼,又叫活魚鍋貼。最早的時候,是船上漁家的家常飯,將剛捕到的體長只有一二寸的小魚殺好,抹上些面糊,又在鍋的四周貼上一層薄餅,用清澈的湖水在鐵鍋里用急火燒煮。燒至水沸,揭開鍋蓋,湯汁四濺,面餅沾著魚鮮,魚兒帶著餅香,那味道,鮮香極了,省時省事,兼顧“飯菜一鍋熟”。
因沾上“皇氣”,這道菜再添幾分味道。朱元璋的祖陵,便在洪澤湖邊。幼年朱元璋,隨家人逃荒來到洪澤湖邊,經(jīng)常與逮魚的、放牛的、討飯的窮孩子們在湖邊“討生活”,鍋里煮小魚,鍋邊貼面餅,做法原始簡單,味道卻是極美。做了皇帝后,吃夠山珍海味,想起兒時那饞人的湖鮮,特意請了幾位小魚鍋貼做得好的洪澤湖漁婦進宮,專門做這道美食。朱元璋吃得真是津津有味。洪澤小魚鍋貼,因此被親切地稱為“皇帝餅”或“朱家飯”。
小魚鍋貼有了傳承,更有了發(fā)展。現(xiàn)在鍋貼通常不是貼在鍋上,而是在鍋邊攤成簿餅。這薄餅加芝麻、蘿卜絲,或改用玉米面、高粱面等,做成不同風味。吃的時候,先將魚湯涂抹在鍋貼上,或者用鍋貼蘸魚湯,既有原韻,又添新味。
小魚鍋貼和朱皇帝有關,蔣壩魚圓則和乾隆皇帝有一段淵源。
傳說有一次乾隆下江南,因大雨被迫在蔣壩落腳。當?shù)匾晃幻小败饺亍钡拿琅?,平日里就很會做菜,這時便被喊來為乾隆服務。芙蓉別出心裁,特選幾條洪澤湖優(yōu)質白魚,剔出來白白的魚肉,然后用刀背將之敲成肉糊,兌水,攪拌均勻,用纖纖玉手擠壓出一個個橢圓形魚圓,放入冷水鍋中,溫火慢煮,待水將開時,加冷水阻之,反復多次,及至煮熟,連湯一起盛入碗中,如珍珠般晶瑩剔透的魚圓,半沉半浮于湯中,又于上面點綴少許蔥花。一碗賞心悅目而又美味可口的蔣壩魚圓便出鍋了。乾隆看后,已經(jīng)大贊,輕啜一口,鮮嫩爽滑,更是大贊,忙問菜名。
芙蓉莞爾一笑,輕輕答說:青龍?zhí)ぱ?/p>
乾隆龍顏大悅,蔣壩魚圓自此名聲遠揚。
嘴里品嘗著“老黃魚館”一桌“三十年味道”的洪澤美食,耳朵里又聽著洪澤朋友講出這一個個有關美食的傳奇故事,真是一種享受。
這種整體令人愉悅的就餐氣氛,與洪澤的文化,洪澤的民風,以及洪澤政府官員的努力不無關系。洪澤美食,能走出洪澤,走向全國,多年不塌牌子,與黃少科這樣的老板自覺維護有關,也與政府的相關監(jiān)督與服務有關?!翱蛷乃拿姘朔絹?,但我們絕對不能昧著良心做生意。牌子一旦壞了,毀掉的是我們的一個地方。誰敢坑人,我們都不會放過他的?!秉S少科說這話時,依舊一臉的笑容,但他的態(tài)度,是堅決的。
政府部門也有相關的監(jiān)督與服務政策。例如,及時動員商戶,將美食城出新,給外來游客一個干凈寬敞的環(huán)境,對飯店的食材、價格等,都有嚴格的劃線。而且,“我們引進的知名飯店不止一家,他們間也會互相監(jiān)督,互相良性競爭。”高良澗街道社區(qū)站的朱聰說。
確實,整個美食城,除了“三十年老店”老黃魚館,抬眼望去,蔡四魚館、魏四小魚鍋貼王、朱大龍蝦、楊四飯店,以及傳承百年的老復興等等,哪個不是洪澤地界名頭極響的老牌店?
“他們之間都互相不服氣,都飚著一口氣的。”朱聰說,政府的有效服務及監(jiān)管,加上飯店老板對市場的自覺維護、對自家牌子的小心呵護,為洪澤美食的傳播夯實了基礎。
故事里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沒誰能真正考證朱元璋是否真吃過小魚鍋貼,乾隆是否真吃過蔣壩魚圓,便是那芙蓉美女,或許也只是一個美麗傳說。
但并不妨礙南來北往的旅人,將洪澤美食的味道,洪澤人民的熱情,帶向四面八方。(張現(xiàn)軍)
(張現(xiàn)軍,現(xiàn)為知名新媒體讀史總編輯)
來源:中國江蘇網(wǎng)(張現(xiàn)軍)
編輯:張 漢
審核:葉順亮
原標題:《洪澤美食引領城市“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