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萬俊松 通訊員 金玥洋子)今年50歲的房如康,7年前開始在縣城賣菜餅,2年前把菜餅賣到了新浦??抠u菜餅,他養(yǎng)活了一大家人。現(xiàn)在,幾個孩子相繼成家,不過,他還想靠自己的努力,在城里為小兒子安個家。
走出土地 做起菜餅生意
房如康,今年50歲,贛榆宋莊人。7年前,一直靠種地為生的他決定從土地走出來,做起了賣菜餅的小生意。
“在老家,每天大家都吃這個,也都會做,投入不了多少錢。”房如康說。于是,一輛三輪車,兩個煤爐,外加一些簡單的工具,房如康和妻子開始了賣菜餅的道路。
起初,房如康把創(chuàng)業(yè)的地點選在了縣城。后來聽老鄉(xiāng)說,市區(qū)賣菜餅的人還不多,市場應(yīng)該挺廣闊的。于是,2011年正月十五剛過,房如康就和妻子來到市區(qū),在百貨大樓附近租了兩間小平房作為住處。一輛電動三輪車,一把遮陽傘,兩個煤爐,這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dāng)。從此,夫婦兩人每天起早貪黑,賣起了菜餅。
不辭辛苦 生意漸有起色
早上5點,天還蒙蒙亮,當(dāng)大多數(shù)人還在睡夢中時,房如康已經(jīng)起床了。打開爐子,把前一天燒完的煤球取出來,然后用木炭生火,放上新的煤球。之后便是擇菜、洗菜、切菜、分裝、和面……六點半左右,房如康和妻子準(zhǔn)備好了一切,來到做生意的地方開始一天的工作。晚上七點半回家,十點左右睡覺。幾乎每天都是這樣度過的。
初到市區(qū),由于沒有固定的攤點,加之菜餅還沒有打開市場,房如康的生意不是很理想,一天也賣不了多少餅。但房如康沒有泄氣,他知道,只要口味好,一定會吸引更多的回頭客。
于是,他把自己當(dāng)顧客,不斷嘗試和調(diào)味。漸漸地,顧客多了起來,回頭客也多了起來。每天早上和晚上高峰時,顧客要等上好一陣,才能買到菜餅。特別是晚上的時候,有不少顧客專程從海州和南小區(qū)騎車過來買菜餅。為方便上班族,房如康還準(zhǔn)備了小凳子和長條桌,供他們休息。
房如康的菜餅名氣漸漸大了起來。
“一般情況下,一天能賣兩百多個菜餅?,F(xiàn)在天氣炎熱,銷量下降了一些。”房如康說。“即便這樣,也比在家種地要強許多。”
誠信經(jīng)營 贏得顧客信任
除了菜餅口味好之外,靠著誠實守信,房如康贏得了顧客的信任。
由于地處市區(qū)繁華地帶,不少逛完街的顧客都會來到房如康的攤點買菜餅,一些人走的時候會不小心將所買的物品或者手機遺失在座位上,房如康發(fā)現(xiàn)后,都會好好地替他們保存,等他們回來尋找。有時候,如果當(dāng)場發(fā)現(xiàn),房如康還會追出去還給失主。
靠著這個菜餅攤,這幾年,房如康的幾個孩子相繼成家。有人說,房如康這下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煞咳缈狄灿凶约旱乃惚P:“小兒子還沒成家,希望能再干幾年,條件成熟了,在城里為兒子安個家。”房如康笑著說。“也許那時,我就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