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春 寶明 陶莎
前日中午,在連云區(qū)連云街道苗嶺社區(qū)居民老范家門口,一袋垃圾突然從天而降,差一點砸到老范的頭上,老范又驚又氣,當即找到社區(qū)。社區(qū)黨支部書記程彩娣立刻趕到現(xiàn)場,老范情緒激動地指著樓上說:“跑不了這幾戶!”程彩娣挨戶敲門,除了1家鎖門無人,其他幾家都不承認是自己干的。
程彩娣對那袋垃圾仔細檢查了一遍,還真看出了點名堂。她推斷污物并非來自本單元,應該是從老范家同一棟樓的東單元扔出來的,從袋子里有兒童食品包裝盒來看,這家可能有小孩。她趁中午住戶家中有人的時候,到東面的單元挨戶訪查,沒有結(jié)果。
第二天,程彩娣再次前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住在4樓東邊的住戶交談時神情很不自然,而且其家中有個十二三歲的小男孩。老范看到程彩娣為了一袋垃圾跑來跑去,倒不好意思起來:“程書記別忙了,這點小事,算了。”程彩娣知道,老范說歸說,不調(diào)查清楚無疑會讓他心里留下疙瘩。再說,高空墜物這回是袋垃圾,要是哪天扔下重物傷著人,麻煩就大了。
連續(xù)兩天,程彩娣一直在跟這袋垃圾“較勁”。最終,4樓東邊的住戶被這名社區(qū)“倔”書記的工作態(tài)度所打動,承認是小孩子搞的惡作劇,并主動下樓向老范道了歉。
事情處理到這個份上應該說是圓滿解決了,可程彩娣次日又找到樓長,組織居民開會,不指名道姓地批評了該住戶,并通過議事會的方式,研究完善了小區(qū)保潔、包保責任、樓規(guī)民約,并簽訂了責任書。“不給安全隱患留一點機會”,一直是程彩娣的工作目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