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胡成
昨天,農(nóng)歷九月初一。農(nóng)歷八月叫“桂月”,屬于仲秋;農(nóng)歷九月,叫“菊月”,是暮秋的第一個月。按照這個說法,老天爺也適時把握住了一個度:頭頂,仍舊是藍天白云;窗臺上,金黃色的光線還在忽閃忽閃著。但是,風(fēng)聲卻變得緊湊起來。包括今天入城的冷空氣,這一切都在為秋天向深處行進造勢。
這個季節(jié),一聽到“呼呼”的風(fēng)聲,很多人就把它當成“冷空氣來了”。就像昨天,風(fēng)聲是大了一些,樹枝搖擺的幅度也很大,但是風(fēng)向顯示,刮的是東風(fēng),并不是冷空氣帶來的。當然,秋冬季節(jié),這種“誤解”的防風(fēng)防冷空氣的意識還是必要的,因為一不小心,我們就有可能被冷空氣“擊倒”。
今天傍晚時分,新一輪冷空氣將入城。從昨天下午的天氣預(yù)報來看,小雨會在冷空氣之前入城,這也會給那些不怎么關(guān)注天氣預(yù)報的朋友提一個醒,不至于在下班路上被冷空氣堵截住。
入秋以后,冷空氣便是天氣舞臺上的主角了。至于它的所作所為,大家都很清楚,但是,強冷空氣對人體的影響具體有哪些呢?昨天下午特意找了些專業(yè)知識,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強冷空氣能使空氣中濕度顯著降低,鼻咽黏膜因此而變得干燥,以致發(fā)生細小的皺裂,感冒病毒便可乘虛而入。與此同時,由于氣溫的下降,鼻咽部的局部溫度可降至32℃左右,這樣的溫度正適合黏膜裂口內(nèi)的病毒生長繁殖。再加上呼吸道受強冷空氣刺激,可引起局部血管收縮,使黏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相應(yīng)減少,這就更為感冒病毒的入侵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
其次,強冷空氣襲擊前后的2—3天內(nèi),平均氣溫和最低氣溫驟然下降,人體的體溫調(diào)節(jié)功能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寒冷刺激難以適應(yīng),如果不及時添衣保暖,就特別容易受涼,引起機體抵抗力下降,給各種不同類型的感冒病毒入侵提供可乘之機。
另外,由于氣溫下降,支氣管黏膜上皮的纖毛活動減少,氣管排泄異物的功能減退,呼吸道上的細菌容易向下蔓延,使慢性氣管炎多發(fā)或加重;肺炎雖是由病菌引起的傳染病,但它的發(fā)生、惡化也與冷空氣活動有關(guān)。
說了這么多,只是想提醒大家:注意保暖,以防受涼引起感冒。還沒準備好秋衣秋褲的朋友,中午下班回家時最好把它們找出來,先對付一下這股冷空氣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