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張女士在國慶期間帶著年幼的兒子到鹽城人民公園游玩,在公園門口碰到一個不文明的攤販,為了招攬生意竟然當(dāng)街叫罵。她覺得這種銷售方式有損社會風(fēng)氣,對小孩的身心健康有負(fù)面影響。
叫賣皮包的攤點。
市民張女士給幫辦欄目打來電話:“人民公園門口一個叫賣皮包的攤販,為了招攬生意公然播放不堪入耳的臟話。公園本就是孩子們聚集的地方,他這樣叫罵,我怕影響到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張女士介紹,國慶期間她和家人帶著年幼的兒子到人民公園游玩,當(dāng)他們一行人剛到公園門口時,就被一陣叫賣聲所吸引。“當(dāng)時只聽到叫賣錄音里播放的凈是不堪入耳的臟話,我連忙捂住兒子的耳朵離開了。你說像不像話,叫賣就叫賣,干嘛要當(dāng)著孩子的面說臟話呢?”張女士說,本來一家人開開心心帶著孩子來游玩,但卻被這叫賣聲打擾了心情。
接到電話后,記者隨即趕到公園門口,很遠(yuǎn)就聽到播放的叫賣錄音聲:“江南皮革廠的某人吃喝嫖賭,欠下巨額資金,帶著他的小姨子跑了。我們沒辦法,撬開倉庫,拿貨銷售頂工資了。原價100多元、200多元、300多元的錢包,現(xiàn)在一律20元30元處理……”叫賣聲來自路邊的一個攤位前的音箱,循環(huán)播放。攤主是一個年輕人,他面前擺放著各種樣式的錢包。
經(jīng)過攀談,年輕的攤主信誓旦旦地表示:“我們辛辛苦苦為他干了近一年,不發(fā)一分工資,我們沒有辦法才把皮具拿出來賣的,補償我們的血汗錢。”而對記者提出這種公然播放臟話十分不文明,可能會影響到別人時,攤主不置可否。
對此,一個中年男士認(rèn)為,不管出于何種目的,在街頭公然播放辱罵性話語,有損社會風(fēng)氣。對于這樣的銷售方式,一個帶著孩子的女士認(rèn)為,廣告首先要做到文明用語,為吸引顧客眼球而使用臟話,這樣的方式不能接受,即便產(chǎn)品再好,也不會有人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