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站好人生每一崗——記退役士兵公益性崗位人員陸金順
穿上軍裝的他,是保家衛(wèi)國的人民子弟兵,褪下軍裝的他,是沖在一線抗擊疫情的退伍士兵,是基層調解員、法規(guī)政策宣傳員和村民的服務員。
出生于1961年的陸金順,1980年入伍,1994年轉業(yè)安置在鹽城市鹽都物資局第二機電公司,中共黨員,做過副科長。2004年單位破產下崗,從事自由職業(yè)。2017年安排在鹽都區(qū)鹽瀆街道民政辦楊韋村公益性崗位至今。
今年初,疫情來襲,陸金順舍小家、顧大局,充分發(fā)揮退役軍人能打仗、打勝仗的優(yōu)秀品質和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優(yōu)良作風,走大街、進小巷,轉小區(qū)、入組戶,參與疫情監(jiān)測、排查、預警、防控等工作。在防控一線履行職責的同時,他還積極響應村黨總支的號召,動員和組織村民為武漢抗疫捐款。
村里的工作復雜瑣碎,往往是“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很多矛盾糾紛都落在村干部身上,陸金順主動擔任村人民調解員,以他的真心和寬容,耐心細致地調解,架起了黨與村民的連心橋,筑起了維護穩(wěn)定的第一道防線。他深刻了解,許多矛盾糾紛往往是由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引發(fā),不及時調解化解,可能會釀成大問題,甚至走向惡化,導致刑事案件發(fā)生。因此,他不嫌事小、不厭其煩,有求必應、主動作為,堅持在基層調解戰(zhàn)線上默默耕耘,贏得村民的尊敬和信賴。
秸稈雙禁是農村的難點工作。為實現(xiàn)全村轄區(qū)內“沒燃一把火,沒冒一股煙”的目標,陸金順和村禁燒工作小組其他成員一起,進農戶、上田頭,訪群眾、串組長,張貼政府公告、發(fā)放《告農民朋友書》、簽訂《農戶禁燒責任狀》,積極宣傳秸稈禁燒要求和綜合利用方法。一輪又一輪的宣傳說教,讓群眾明白了焚燒秸稈是違法行為,提高了大家對秸稈回收和秸稈粉碎還田的認識,形成人人理解、人人參與、人人支持秸稈禁燒的良好局面。
征遷工作也是難題之一。陸金順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以“集中解決被征遷戶的難點問題”為契機,以“假如我是被征遷戶”的思維方式,積極參加征遷小組工作,用政策引導被征遷戶,用事實說服被征遷戶,以自律的言行贏得大家的稱贊。(唐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