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幼一家親
紅葉林公寓“家長”王玉懷抱著孤兒
紅葉林公寓的老人們在就餐
紅葉林公寓的老人們在娛樂
小志愿者們和紅葉林公寓的老人們一起過節(jié)
幫天下兒女盡孝 替世上父母解難
——走進最美大家庭:新沂紅葉林老年公寓
城市網訊 “我要回去,回我那個家。” 節(jié)日期間剛被接回家和親人們吃了一頓團圓飯的老人就鬧著要回另外一個“家”。那個家,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家呢?
原來,在新沂市國家級4A級風景區(qū)---馬陵山腳下,有一個特殊的大家庭。說它“特殊”是因為它是由退伍老軍人、五保老人、社會孤老、優(yōu)撫對象和孤兒、棄嬰以及工作人員組成的;說它“大”是因為這個家庭成員有60多人;說它是個家庭,是因為這里的老人之間以兄弟姐妹相稱,孩子們稱呼護理員為媽媽,護理員稱呼老人為父母,這個特殊家庭就是——新沂市紅葉林老年公寓。
進入公寓大門,就能聽到院子里老人的笑聲和歌聲;他們有的聊天,有的看電視,有的在練著書法、作畫,整個大院一片溫馨祥和。這里的老人見到外來人就說:我們能在這個大家庭里幸福生活著,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好家長,是她的到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把我們這個大家庭打造的美滿幸福。
這個家長就是王玉,今年46歲, 2013年她放棄了在安徽等地多年打拼的生意,回鄉(xiāng)創(chuàng)建了新沂市紅葉林老年公寓,專心做起了養(yǎng)老事業(yè)。
萬事開頭難,為做好這份事業(yè),她把自己的家和孩子委托丈夫全權照料,多次到外地學習取經,并帶著行李搬進了公寓,和這里的老人孩子生活在了一起。她經常和老人和工作人員談心、交流,征求意見和建議,深入到公寓內的各個角落,仔細檢查每個環(huán)節(jié),查問題、找辦法、理思路、定目標,一門心思把這個公寓營造成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老人在這里有了貼心的兒女
這個公寓里入住的老人來自全市各個鄉(xiāng)鎮(zhèn),平均年齡76歲。由于這些老人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性格,住在同一個公寓內,同在一個院子里活動,同在一個餐廳就餐,難免會出現(xiàn)沖突、爭執(zhí),甚至打罵。王玉為處理好這些事,想盡了辦法,費盡了心血。
仲紀會是個退伍的傷殘軍人,因為在戰(zhàn)場上中彈,造成槍傷,因傷口經常發(fā)出異味,再加上性格孤僻,很難合群,其他人不愿意和他相處,更不愿意和他住在一個房間。有時候會因為一點小事和他人發(fā)生沖突,甚至罵人。這件事情難到了王玉,因為鐘紀會性格非常掘,用普通的辦法很難說服他。一次他又和別人發(fā)生沖突吵架,王玉為此夜不能寐,躺在床上思來想去,突然靈機一動,何不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首歌去觸動他的心。王玉趕緊起床,反復練唱這首歌,熟練后才睡覺。第二天早飯后,趁著鐘紀會在和老人們一起休息的時候,王玉向大家說:我們一起唱一首歌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我先唱大家和我一起唱,在大家唱完這首歌曲后,鐘紀會立即對大家說,我是一名軍人,我過去罵人是不對的,是錯誤的,從今天起我再也不罵人了。這個從前人見人怕的被譽為最難纏的老人,從那以后真的不再和別人吵架了。
王永頂老人有重度憂郁癥,不合群,常常獨自發(fā)呆,王玉了解后,耐心地和他談心,找到了他心理障礙的癥結——缺乏親情和安全感,于是經常反復地對他說:“我是你的親人,是來專門保護你的,放心誰也不敢欺負你”。奇跡出現(xiàn)了,從那以后王永頂老人的憂郁癥慢慢好了。牛繼棟是位退休教師,2013年教師節(jié)那天,王玉來到他的房間,親切的向他問候,“牛老師,節(jié)日快樂”。聽了這句話,他一愣,王玉接著說:“今天是教師節(jié)啊,是您老人家的節(jié)日”。聽完這句話,牛繼棟兩眼發(fā)紅,兩行熱淚滾了下來,顫抖的說:“謝謝!謝謝!謝謝你,王院長”。
為了讓大家能夠相互理解、好好相處,公寓每個月都經常組織各種健身、游戲、娛樂活動,并成立了多個興趣小組、互助組,讓大家在娛樂中增進感情,起到和睦相處的目的。
為了讓公寓里老人孩子生活質量更好,王玉更是想盡一切辦法。首先在居住條件上提高大家的生活水準,把公寓打造成星級標準,讓大家衣食住行娛樂都盡善盡美。在這里,每個房間都有獨立的客廳、臥室、衛(wèi)生間,配有空調、數(shù)字電視、熱水器;食堂餐廳干凈衛(wèi)生,配有空調、飲水機;娛樂設施齊全,配有棋牌室、書畫室,健身房、網絡親情互動室、綜合活動室等。
在吃飯方面,根據(jù)每位老人和孩子的身體情況和飲食習慣,配備三餐,力爭飯菜能夠葷素搭配、軟硬適中、營養(yǎng)全面,并且花樣經常翻新,努力讓每位老人和孩子吃得好、吃得飽、吃得舒心,還要讓他們吃出味道來、吃出健康來。
在休息方面,為了提高老人們的睡眠質量,主要從創(chuàng)造干凈整潔的衛(wèi)生環(huán)境和制定科學的作息時間兩方面來保證,經常為老人洗換內衣、被褥,每周安排護理人員幫老人洗澡。中午讓老人們盡量習慣午休,晚間統(tǒng)一時間休息。睡不著的老人,工作人員盡量了解情況,及時解決問題,保證他們有好的睡眠。
在娛樂方面,針對老人不同的愛好和習慣,成立了書畫、棋牌、歌舞、健身等娛樂興趣小組,努力讓老人玩出個彩來。為了更好開展娛樂活動,王玉邀請雙擁駕校等社會單位組織與紅葉林公寓結成愛心互動單位,請他們?yōu)槔先搜莨?jié)目,來公寓和老人一起娛樂互動。他們還請來了40多名志愿者、中學生和工作人員一起,采取二對一照顧老人的方式,將老人組織出去春游,用輪椅、用手臂攙扶,將所有的老人帶到馬陵山風景區(qū),讓老人們走出院子,領略家鄉(xiāng)的美景。
雖然老人、孩子生活條件很好,但他們親人不在身邊,最缺乏的是親情,“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是最大悲哀。為了彌補他們缺失的親情,王玉要求自己和員工要把自己當做老人們的子女,在工作和生活在中嚴格要求自己,從細節(jié)做起,每位工作人員的語言和行為要像親人一樣。對待老人說話要親切和藹;要樂于幫老人捏肩捶背、修指甲、掖被子;老人行走時要主動攙扶,問寒問暖;要善于同老人拉拉家常、聆聽他們的嘮叨等等。節(jié)日期間,要將公寓內布置得五彩繽紛,到處充滿著節(jié)日氣氛。
在王玉和她帶領的員工共同努力下,住在公寓的老人慢慢習慣了這里的生活,也愛上了這里,愛上了這里的每位工作人員,更愛上了王玉這個大家庭的家長,也離不開這個家長。很多老人在節(jié)日期間或者孩子們回家探親時被接回家和親人們吃了一頓團圓飯,敘敘家常后馬上要求回公寓:“我要回去,回我那個家”。兒女們不理解,剛回來為什么要回去?老人會說:“開始的時候我是不想去那的,怕熟人知道了感到丟人?,F(xiàn)在我已習慣那里的生活,那里就是我的家,那里有我很多的親人,在那過得很幸福”。
孤兒在這里有了慈愛的媽媽
新沂市紅葉林老年公寓里還有個兒童福利院,收留了10多個孤兒,他們大多數(shù)是身有殘疾,身患重病,被父母遺棄的孤兒。在這些孤兒里有幾個幼兒因身體殘疾,不能自理,吃喝拉撒洗穿換衣服全靠護理人員伺候著,王玉和護理員們不嫌臟、不怕麻煩、精心呵護這這些孩子們。
去年被送到院內不到四天的病殘孤兒黨玉署,不但體質弱,還有病在身,時值三九寒天王玉怕孩子凍著,就親自把孩子摟在懷內,一夜起來幾次給孩子喂奶喂藥,給孩子換尿不濕。服務人員見王玉為殘孤忙得連飯也吃不安時就想幫她帶一下殘孤,王玉說,你們不了解這孩子習性,等把病治好了,我才能放心給你們帶。
院內有個七歲殘疾女孩叫劉明珠,她父母因她殘疾,而將她遺棄,被養(yǎng)母撿回收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次被遺棄,后來被好心人送到福利中心。2013年臨近春節(jié)的小年夜,當全院老人和孩子歡聚一堂準備吃晚飯時,王玉見劉明珠一個人跑出餐廳感到有些蹊蹺,便悄悄跟到劉明珠宿舍,發(fā)現(xiàn)小明珠一個趴在床上悲聲痛哭。王玉走到床前將明珠抱在懷里一邊流著淚,一邊對明珠說:“小明珠,怎么哭了?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吃飯啊?”小明珠一邊哭一邊說:“我想爸爸媽媽。”王玉一邊給明珠擦著淚水一邊說:“孩子你別難過,雖然你父母不要你,我要你,我要你啊!我就是你的親人,從現(xiàn)在開始我就是你媽媽,以后你不管有什么事就來找我好嗎。”小明珠緊緊地抱著王玉委屈的哭著喊著:“媽媽!媽媽!”在王玉的安慰下,小明珠便跟著她和大家一起吃了年夜飯。從那以后小明珠就叫王玉為媽媽了。
另一名女孩叫如星(化名),今年7歲,是2013年12月進入福利院的。2013年如星家里發(fā)生了大變故,父親當著她的面殺死了她的母親,父親被判無期徒刑入獄。幼小的如星無人照料,親戚們都不愿領養(yǎng)照顧,法官最終將如星送到了紅葉林公寓。來的時候如星形如叫花子,蓬頭垢面、衣衫破爛不整,因受驚嚇和失去親人,見人就怕、目光呆滯。法官向王玉說:你們這兒條件很好,小如星以后就由你們院撫養(yǎng)了。在公寓辦完交接手續(xù)后,王玉立即就安排工作人員帶如星去洗澡、剪頭、買新衣服給換上。因如星正值讀小學,王玉又安排工作人員把她帶到附近小學辦理了就讀手續(xù)。當晚,王玉把如星帶在自己的身邊,邊摟著她邊和她說話談心。
王玉對如星說:你以后要在這里生活了,以后我就是你媽媽,這里的阿姨、叔叔都喜歡你,他們都會疼愛你、照顧你的,你有什么心里話、有什么要求一定要和我說。如星因受很大的刺激驚嚇,膽小怕事、經常發(fā)呆。為盡快把她從驚恐中帶出來,王玉安排她和有知識、熱心腸、會哄孩子的王志紅住在一起,陪她一起做作業(yè)看書,同時還經常去學校了解她在學校的情況,老師知道如星的情況平時也很關心她、照顧她。現(xiàn)在正值暑假,王玉還給如星安排了暑期學習班,每天都有護理員接送,如今如星已經漸漸走出心理的陰影,適應了公寓里的生活。
這些溫馨感人的故事都發(fā)生在紅葉林公寓,一個特殊的大家庭。如今,這個特殊的大家庭備受社會的關注和稱贊,更受到老人、孩子及其親屬的信任和支持。今年7月,還受到徐州市的表彰,榮獲“徐州市最美家庭”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