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軟件非法對他人隱私進行偷窺,不僅嚴重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安全,也給廣大網絡用戶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日前,靖江法院審結一起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的案件,12名被告人分獲刑罰。
2020年4月22日,李某在家休息時,手機里突然傳出一個聲音:“你別擤鼻涕了”,當時李某確實在擤鼻涕。對方稱自己是“未來人”,想要李某的聯(lián)系方式,李某懷疑對方通過攝像頭對其監(jiān)控并讀取其手機屏幕上的信息,李某連忙向公安機關報警。至今,李某在使用手機時仍心有余悸。案發(fā)后,犯罪嫌疑人高某被警方抓獲,根據(jù)高某提供的線索,犯罪嫌疑人樊某、于某、吳某、趙某等也陸續(xù)落網。
案件進入審理程序后,靖江法院依法審理查明,2017年上半年至2022年1月間,被告人高某開發(fā)、出售一款App,該軟件可在未經他人授權的情況下,遠程連接和控制他人電腦、手機等設備,實施監(jiān)控視頻、監(jiān)控屏幕、文件傳輸?shù)刃袨?。被告人高某通過網絡向至少755人次提供使用該App,違法所得至少人民幣21400元。被告人樊某、于某、吳某、趙某等使用高某提供的App,遠程連接與控制他人電腦、手機等設備,從而窺探他人日常生活、個人隱私。
最終,被告人高某犯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程序、工具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五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被告人樊某、于某、吳某、趙某等犯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分獲刑罰。
當下,互聯(lián)網助推社會經濟發(fā)展,但也潛在著一定的安全風險。為維護大眾合法權益,靖江法院及相關部門持續(xù)加大對相關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治力度,從源頭上阻擊網絡黑灰產業(yè)的發(fā)展。法官提醒市民,要強化保護個人信息保護,不隨意安裝不明軟件、點擊不明網址鏈接,綠色上網、安全上網,不斷提高自身網絡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