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傍晚,孤山鎮(zhèn)李王村大溝頭埭的村民陸續(xù)來到埭上的健身廣場鍛煉,這里有新安裝的健身設施和休閑涼亭,大家有說有笑好不熱鬧。這片健身廣場由89歲的村民劉立基出資建設,自退休后回到老家居住,劉立基發(fā)揮余熱,為村里的多項基礎設施建設出資出力。
如今居住在農村的大都是老年人,劉立基在和大家的閑談中了解到,一些生病康復的老人為了鍛煉身體特地跑去距離較遠的西郊公園,來往很不方便。與兒子們商議后,劉立基決定在自家宅基地東南角建一個休閑場地,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鍛煉。建好后的場地雖不算太大,但已經能夠滿足村民們的基本需求,大伙都從心底感激劉立基。村民劉美芳每天都會前來“打卡”,“邁出家門就能鍛煉,而且劉老把這塊場地周邊打理得井井有條,種上了花花草草,我們就像在公園里一樣的感覺?!眲⒚婪颊f。
記者從李王村村委了解到,劉立基始終情系桑梓,為村民們做好事、辦實事。20世紀90年代,大溝頭埭道路都是狹窄彎曲的土路,一到雨雪天氣就面臨著出行難的問題??吹酱迕駛冃藿ǖ缆返暮袈暫軓娏?,劉立基牽頭準備了全部的資料,并遞交給相關部門,不久之后就得到了批復?!澳悄?0月份遞交的材料,到了元旦左右路就修好了,看到整潔干凈的水泥路,我們都很興奮?!眲⒘⒒貞浀?。
農村居住環(huán)境越來越好,晚飯后散步也成為村民們的生活習慣。2020年,劉立基看到村內很多主干道都已經安裝了路燈,但美中不足的是埭上還沒有安裝。劉立基向村兩委反映情況,他表示自己愿意出資,請村兩委幫助聯(lián)系施工單位。隨后,16盞太陽能路燈安裝完成,一盞盞明亮路燈點亮了大溝頭的夜晚,也點亮了村民們的“心燈”。
“年輕時數(shù)十年在外工作,不能和大家在一起,如今能為大家做點小事不足掛齒,大家滿意就好。”面對村民的贊揚,劉立基說,他是一名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因為有了黨的培養(yǎng),才有了這樣的好日子,現(xiàn)在只是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