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昌閣

潤揚大橋

個園
中國江蘇網(wǎng)7月12日訊 (記者孔茜)昨天上午,由市城慶辦、市文聯(lián)、市青聯(lián)、揚州報業(yè)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印象揚州——晨夕油畫展”在藝廬美術(shù)館開幕,51幅色彩鮮明的油畫是沈陽畫家晨夕旅居揚州三年的作品。同時,晨夕還將自己的五幅畫作捐贈給市青聯(lián),用于幫助揚州留守兒童成長。
出生于1957年的晨夕是個地道的北方漢子,身為沈陽人,他對揚州的情愫要追溯至童年。“揚州是我兒時就知曉的城市,記得我剛學畫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講述‘鄭板橋賣扇’的故事。揚州還有一位文人朱自清,通過他的文章,揚州的小橋、街巷、船舶及瑯瑯的讀書聲在我心中逐漸清晰。”
三年前,晨夕初次踏上揚州的土地,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我走在街上環(huán)視四周,突然發(fā)現(xiàn),道路兩旁所有的建筑都像戴了一個青磚藍瓦的帽子,別有一番韻味。”
與揚州的初識,讓晨夕如此心動,他決定離開多年作畫的上海,來揚州常住,將自己對揚州的滿腔熱情通過畫筆表現(xiàn)出來,將揚州的古代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用畫布呈現(xiàn)。
“我筆下的揚州,第一幅是從大明寺開始的。”晨夕說,抱著久仰的心情,他帶著畫具走進大明寺采風,“黃墻、灰瓦、棕紅色建筑,加上門前的兩只獅子,看上去神圣、雄偉,讓我油然而生一股莊嚴感,我將這些情感全部以畫筆傾訴,最終在棲靈塔下完成了這幅作品。”晨夕說,剛收起畫筆,身后一個一直旁觀的本地人就來求購畫作,“我一心想為揚州辦畫展,就拒絕了他。”
此后三年,晨夕跑遍了揚州的大街小巷,瘦西湖、個園、火車站、潤揚大橋、瘦西湖隧道……只要是反映揚州古今特色的坐標,他都一一采風,在畫布上逐一呈現(xiàn)。如今,晨夕已為揚州創(chuàng)作了100幅油畫作品,向揚州城慶獻禮。
在創(chuàng)作百幅油畫期間,晨夕創(chuàng)作出《揚州全景》以及《郭村保衛(wèi)戰(zhàn)》,其中長3米、寬1.5米的巨幅油畫《揚州全景》幾乎融匯了揚州所有地標性建筑,宛如一幅清晨的揚州城區(qū)衛(wèi)星地圖,就連大明寺門口的兩只石獅子都清晰可見。據(jù)悉,如此大尺幅描繪揚州的油畫非常罕見。
昨天的畫展正是晨夕這三年藝術(shù)成就的集中體現(xiàn)。從100幅作品中精心挑選出的51幅,將揚州的古與今清晰呈現(xiàn),表達了他對揚州這片淳樸土地的摯愛。
藝廬美術(shù)館位于人流如織的花局里,不少市民、游客紛紛走進美術(shù)館,在一幅幅畫作前徘徊,感受晨夕筆下的揚州風韻。“這幅《運河古韻》讓我十分震撼。我從小在運河邊長大,畫面就是我兒時的記憶。畫家將舊時的揚州與當下結(jié)合,讓我感到特別親切。”市民崔志佳看完展覽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