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映入大家眼簾的這座高3.6米、寬10米的大型藝術浮雕,記錄的是自五四運動以來在揚州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29日,在揚州革命烈士陵園,一群大學生講解員吸引了祭掃者的注意。
他們來自一個特殊的大學生志愿者團體——揚州大學紅色講解團。1998年至今,近萬名大學生義務講解員累計向270萬名群眾講述紅色故事?;顒又?,大學生們的精神得到了洗禮,信仰得到了淬煉,有70%的人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傳承 24年,近萬名大學生參與紅色義務講解
每年清明前后,到揚州革命烈士陵園祭掃的人都絡繹不絕。1998年,揚州大學商學院一群學生來到這里,他們有好多問題,卻一時無法找到講解員答疑解惑。因為,當時這里只有1名專職講解員,每到清明便忙得不可開交。回到校園后,帶著強烈的責任感,他們問老師:“我們可以去革命烈士陵園當義務講解員嗎?”
這個想法很快得到老師的支持。在跟革命烈士陵園商量后,1998年,16名大學生經培訓后正式上崗,成為首批義務講解員。從此,每年清明,揚州大學商學院都會選拔講解員,到揚州革命烈士陵園進行持續(xù)3個星期的義務講解。
“除了每年的烈士陵園義務講解,2016年起,我們還主動對接揚州企業(yè)、社區(qū)、學校,進行公益講解。從1998年到現(xiàn)在,已有近萬名學子加入紅色講解團,累計向270萬名群眾開展義務講解?!睋P州大學商學院團委書記王成春告訴記者,現(xiàn)在每年都有上千名學生踴躍報名參加紅色講解團,選拔人數(shù)在不斷增多,選拔標準也在不斷提高?!爸v解員最重要的,是要具備傳承紅色精神的思想覺悟和無私奉獻的服務意識?!?/p>
3月27日,揚州大學大三學生殷詩茜第一次上崗,生動形象、莊重大方的講解受到了祭掃者的好評?!吧蠉徶?,我就做足功課了。”殷詩茜告訴記者,除了背熟講解稿,還要站在鏡子前反復演練,在語音、語調、語速、肢體語言等方面力求盡善盡美。“為了多掌握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我還去圖書館翻閱史料,擴充知識面?!?/p>
“本來以為現(xiàn)在的年輕人對革命事跡根本不了解,沒想到,這些同學講得這么好?!绷沂苛陥@內,大家對大學生義務講解員的贊揚聲不絕于耳。
24年來,陵園經歷了多次整改擴建,學院也經歷了數(shù)次院系調整,同學們走了一批又一批,然而紅色傳承,卻一直沒有斷。
扎根 紅色故事熟稔于心,在講解中堅定信仰
24年的接力傳承,不僅宣揚了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也讓大學生一次次受到精神洗禮。記者了解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以及他們經歷的艱難曲折革命歷程,成了大學生淬煉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近萬名大學生義務講解員中,70%成為光榮的共產黨員。
黃凱倫曾在2011年擔任紅色講解員。那一年,陳德銘烈士的兒子和兒媳前來祭奠父親,當時黃凱倫并不知情,講解結束后,陳德銘烈士的兒子作了自我介紹,并專門為黃凱倫講述了父親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澳嵌谓洑v,讓我收獲的不僅僅是歷史知識,更是革命情感?!秉S凱倫說,“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倍加珍惜?!?/p>
紅色講解的歷練,紅色信仰的升華,深入學子心中,許多畢業(yè)生走上工作崗位后,仍對這段經歷念念不忘。
現(xiàn)已在揚州參加工作的章咪,2009年曾作為紅色講解團的一員參與講解。這些年,每次來到烈士陵園,她都會感慨萬千?!皬奈页蔀橐幻鈽s的講解員開始,紅色精神就在我心中牢牢扎根。”章咪表示,這段經歷對自己的學習乃至后來的工作,都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大二學生魏悅洋也是紅色講解團成員,出生在軍人家庭的她,早已對這些紅色故事熟稔于心?!拔业陌职趾蜖敔敹际擒娙?,我從小在他們身邊長大,能感受到軍人吃苦耐勞、謙虛謹慎的精神。我希望把自己了解到的紅色故事傳遞給更多人,更希望我們新時代大學生,能像革命前輩一樣,做有信仰的人?!币槐橛忠槐橹v解,既是講給別人聽,也是講給自己聽;既教育了別人,也教育了自己。
開拓 傳承中“乘風破浪”,講解方式持續(xù)創(chuàng)新
24年,紅色講解團的傳承從未間斷。如何讓這種傳承跟上時代的步伐?每一屆講解團都在嘗試創(chuàng)新,不斷更新講解內容,提升講解感染力。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人們接收的信息越來越豐富,常用的PPT、站在前臺宣講的方式很難吸引人們了?!奔t色講解團團長邵逸安告訴記者,最近,他們想到了用表演短劇的形式,代替一個人在臺上講故事。
“生動的短劇,對編排、演員要求很高,這會讓很多不善于表演的同學無法上臺。如何將短劇簡化、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成了難題?!鄙垡莅舱f。在多次調研中,紅色講解團成員找到了方向——還是以講述為主,但講述者成了故事中的“我”,再穿插一些劇情動作,將表演與講故事相結合。
近日,在一次社區(qū)活動中,紅色講解團為觀眾帶來短劇《我們村的好孩子》。5名大學生輪番上臺,分別扮演抗戰(zhàn)老兵、老兵的兒子、成功的中年愛國企業(yè)家、考上名校的大學生、剛成為少先隊員的小學生,在表演中,他們講述各自的故事,中間穿插著活潑的對話。活動結束后,觀眾們?yōu)榧t色講解團送上了熱烈的掌聲。
“紅色講解,講的是故事,更是精神;講的是歷史,更是傳承。要讓紅色故事、紅色精神深入人心,必須要有創(chuàng)新的思路?!蓖醭纱航榻B,2009年,紅色講解團專門組織了精通計算機技術的志愿者,建立公共平臺,讓人們在網(wǎng)上追憶歷史;2011年,紅色講解團服務外國友人參訪,實現(xiàn)全程英文播講;2016年起,紅色講解團擴大影響,持續(xù)發(fā)力,對接企業(yè)、社區(qū)、學校,開展公益宣講;2020年抗疫期間,紅色講解團通過電臺、小視頻等讓紅色故事以新的方式呈現(xiàn)。
“通過紅色講解團成員,我看到了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在年輕一代身上的傳承。紅色講解團會一直為群眾服務下去,同學們也將在不斷的講解中領悟紅色精神的真諦。”揚州大學商學院黨委副書記孫茂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