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叢兵在訓練。(資料圖片)
臺傳媒記者龐曉棟
8月5日,廣東珠海某消防救援滅火指揮部的訓練場上,濃煙翻滾,熱浪逼人。路橋區(qū)桐嶼大道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汪叢兵全副武裝,目光如炬,正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消防精英,在火場中開展高強度炎熱模擬訓練。
“這次是全國集訓,機會難得,每一秒都不能浪費?!敝形?2點,剛剛結(jié)束訓練的汪叢兵抽空接受了記者采訪。據(jù)他介紹,此次集訓聚焦最嚴峻的火場挑戰(zhàn)——如何在濃煙蔽日的極端環(huán)境下開辟生命通道,如何在轟燃與回燃的生死瞬間精準決策,以及如何通過科學通風排煙壓制火勢等。
看似冰冷的專業(yè)名詞,實則是無數(shù)次與死神的殊死較量。就像汪叢兵始終堅守的信條:“真正的火場,從不會給人第二次機會。”
正因此,15年來,在一次次水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他用生命踐行著入伍之初的誓言,以血肉之軀筑起一道道守護生命的堅固防線。
烈火淬煉鑄就金牌尖兵
2010年,汪叢兵毅然參軍,加入當時的公安武警消防部隊,開啟了他的消防生涯。
剛到部隊,汪叢兵面對爬繩、5000米空呼、掛鉤梯等訓練科目,一時手足無措。他默默告訴自己:“不會不要緊,只要努力練習,‘笨鳥’先飛?!彼衙看斡柧毊敵煽己?,別人練5遍他就練10遍,甚至20遍,直到取得最佳成績。
如今,作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一員,汪叢兵更是時刻鞭策自己?!叭诇缁鸱雷o裝備重達五六十斤,這是我們的戰(zhàn)甲,更是責任?!彼3_@樣告誡自己,并以此為動力,不斷突破自我極限。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支隊負重登樓項目比武中,他連續(xù)10年獲得第一名。
2019年5月,汪叢兵入選浙江總隊備戰(zhàn)全國火焰藍比武集訓隊。這是作為消防救援隊伍改制轉(zhuǎn)隸后的首次全國比武,他毫不松懈,他說,“哪怕0.01秒也是進步”。
在擔任樓層出水操項目一號水槍手后,汪叢兵每天反復練習負重吊升40余趟。
他曾經(jīng)算過:半年時間,負重登樓近3000趟,負重吊升將近7000趟。最終,他代表總隊參加樓層出水操項目的比賽,為其獲得全國首屆火焰藍比武團體第一的好成績貢獻了一份力量。
如今,在戰(zhàn)友們眼中,汪叢兵早已成為訓練場上的“拼命三郎”、比武場上的“常勝將軍”。
危難關(guān)頭勇當救援先鋒
“不是在為民排憂的現(xiàn)場,就是在為民解難的路上”,這是汪叢兵的日常。
2013年2月18日,路橋區(qū)路北街道楊洪菜市場民房火災中,時任頭車班長的他第一時間到場展開救人,冒著生命危險成功將3人救出。同年3月27日,路橋區(qū)銀豐花園住宅火災中,他4次往返于樓層和地面之間,不僅成功疏散2名群眾,更攜帶破拆工具深入火場展開內(nèi)攻。
也是這兩次英勇救援,為他贏得了人生首個三等功榮譽。
2020年6月13日,G15沈海高速溫嶺段發(fā)生槽罐車爆炸事故。面對周邊建筑大面積坍塌、群眾被埋的危急情況,汪叢兵主動請戰(zhàn),火速馳援。
在連續(xù)5小時的高強度救援中,他成功救出2名被困者。當戰(zhàn)友勸他休息時,幾近虛脫的汪叢兵依然堅持要求繼續(xù)參與救援行動。又歷經(jīng)3個小時的救援,2名被困老人成功獲救。
在這場持續(xù)16小時的生死救援中,汪叢兵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消防救援人員的使命擔當,榮記個人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