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正在緊鑼密鼓有序推進,28個站點中大部分均已開工,其中江海大道站進展較快。據了解,繼地下連續(xù)墻結束后,江海大道站目前已進入首層土開挖階段,工地從24小時連軸作業(yè)的施工狀態(tài)轉入起早帶晚的施工狀態(tài)。記者踏訪工地發(fā)現(xiàn),建設者注重科學施工、文明施工,多措并舉降噪防塵,把對周邊居民的影響降至最低。
時隔半個月再來到江海大道站,已經看不到地連墻施工的主力設備成槽機,取而代之的是三大一小的挖土機、渣土運輸車有序忙碌的身影。軌道交通1號線江海大道站項目負責人梁龍乾介紹,正在進行首層土的開挖,三軸的攪拌機正在進場拼裝,為下一步的冠梁施工做準備。
在江海大道站的建設者看來,82幅地連墻能順利如期完工,在各站點中率先進入首層土開挖,離不開周邊居民的包容理解和支持。地連墻是地鐵建設過程中少有的需要24小時作業(yè)的工序,因為要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成槽、吊放鋼筋籠、澆筑混凝土必須保持一個連貫的作業(yè)過程,否則容易導致地連墻施工質量受到影響。
可是夜間施工,勢必會給周邊居民的生活帶來干擾。協(xié)調處理好這一矛盾,把影響降到最小,一直是建設者努力的方向。地連墻施工期間,中鐵三局實施了一系列降噪措施,比如將吹哨口令改為對講機、暫時關閉倒車提示音、在成槽機周邊設置隔音屏等。
周邊居民每每從工地附近路過,暢想著幾年后的地鐵生活,也頗感自豪,表示能理解用暫時的不便換取長久的便捷,忍受眼前“陣痛”換來工程順利進行,期待著地鐵建好后給百姓出行帶來多重實惠,憧憬美好生活與地鐵同行。
城市要發(fā)展,交通要改善,當一種新的出行方式到來之前,可以預見地鐵施工會對正常生活有所影響。盡管部分路段圍擋施工擁堵加劇、交通改道出行不便,但廣大市民都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予以支持配合。記者從軌交公司了解到,目前1號線28個站點部分正在進行地連墻施工,還有部分即將進入該階段,除非現(xiàn)場情況極其復雜需要分段施工的,一般站點地連墻施工會持續(xù)2到3個月時間。軌交公司表示,為盡可能減小夜間噪音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將嚴格監(jiān)督施工,要求監(jiān)理單位嚴把施工單位的設備進場關,對機況不好、機械噪音超標的機械不允許進場,盡量避免采用打樁等噪音較大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