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做好撤離預案 全力值守巡邏 江心洲:萬眾一心守護家園
7月16日,雖是入伏時節(jié),但天氣并未有暑熱的感覺。上午從江心汽渡前往丹徒區(qū)江心洲,長江水位雖然較高,但一切和往常一樣井然有序,所不同的只是待渡的車輛中多了不少運送土方前往江心園區(qū)的重型卡車。
登上江心洲,耳中立即傳來防汛事項提醒的大喇叭聲。鎮(zhèn)江市江心園區(qū)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目前島內尚未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園區(qū)工作一方面是勸離群眾,目前15周歲以下的青少年兒童、65周歲以上且行動不便的老人,是首批離島人員。島上近8000的人口中,已有近千人離開,其中包括中考學生14人、敬老院里的14位老人、衛(wèi)生院內12名精神病人已轉移至辛豐鎮(zhèn)。留下的居民也都人手一件救生衣發(fā)放到位并教會使用。目前島上已設有7處集中撤離點,撤離路線也已通知到位,五墩村、五套村、益平村等3個村的村民在聽到撤離的鑼聲信號后,可在村干部指揮下迅速到集中撤離點,做到有備無患。
另一方面,園區(qū)積極做好防汛工作,守衛(wèi)江島。從7月份以來,16.24公里的洲堤上24小時都能看到值班巡邏人員的身影,他們中既有村干部和村民志愿者,也有民兵、消防人員和園區(qū)的機關干部。特別是作為主力軍的鎮(zhèn)村干部、黨員先鋒隊在洲堤上堅守已有10多天,沒有一人退卻和叫苦。
來自鎮(zhèn)江消防支隊的慶經緯告訴記者,目前21名消防隊員已經加入當地巡防,沖鋒舟等水上救援設備也已準備就緒。就在15日,消防部門還組織了10輛消防車、100人的隊伍在江心進行了按預案1小時內集結到位的演習,取得了成功。他們也提醒不知情的市民不要誤會,避免引發(fā)恐慌情緒。
在五墩村東洲堤,村民陸登林正一絲不茍地查看水情。今年75歲的老陸交接班時間應該是早上7點,但他每天都早來一小時,從早上6點一直到下午5點。每天騎著電三輪,在200米的責任區(qū)內,他要來回往返數十趟。“我每年都參加防汛,算是‘老兵’了,近期水位同往年相比不算高。最近幾天,增派的防汛力量陸續(xù)到位了,我也就光榮‘下崗’,今天是最后一班崗,下午結束后我就到大港的兒子家里去住了。”
沿著洲堤一路前行,每隔三五百米便有一個綠色帳篷,外面鮮紅的黨旗或搶險突擊隊旗格外引人注目,這些是供巡邏值守人員短暫修整的值班哨所。五墩村一組村民陳吉龍和蔣成林志愿加入了巡防隊伍。因為哨所就設在家門口,兩人主動承擔起了夜間巡邏的任務。蔣成林穿著短褲,黝黑的小腿上滿是大大小小的包。“晚上蚊子多,沒辦法。”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帶過了連日來的辛苦,如今在村民們心中守好家園才是頭等大事。
夜晚值班少不了燈光,當記者問是否需要帶著手電筒巡查時,他們擺擺手,堤上特別是險患處都從居民家中接了電線,保障有燈光。村民韓正祥笑著告訴記者:“防汛搶險守衛(wèi)家園是大家的責任,出點電費不算什么!”
在島上采訪,陸續(xù)有村民經過,大家對戰(zhàn)勝洪水都信心十足。這些身經百戰(zhàn)的村民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一定能平安度汛。下午離開時,晴朗的江面似乎也平靜許多。輪渡上,五墩村村民張正宏和王敏珠夫婦正前往鎮(zhèn)江的兒子家暫住。他們說,我們年紀大了,也幫不上太多忙,響應政府勸離的號召,不給大家添麻煩,等汛情平穩(wěn)后再回來。“我們江心人不怕大水只怕坍江,但相信有黨員干部帶領,一切困難都會解決。”(記者 徐蕾 繼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