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江蘇網(wǎng)8月16日訊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伴隨著現(xiàn)代社會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多發(fā)突發(fā),市民群眾自我防范和保護的意識逐步提高,對急救知識和技能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近年來,蘇州市紅十字會踐行“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人道宗旨,發(fā)揮社會團體在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大力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提高現(xiàn)場第一目擊者的施救能力,降低事故災害的死亡率與致殘率。特別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蘇州市紅十字會將急救培訓申報列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目標任務是每年培訓10萬人,以更大力度推進培訓,使更多的群眾受益得實惠。
揚子晚報記者薛馬義通訊員孫蒙
“人人學急救,人人會急救”
多渠道、多媒介、全方位,紅十字“救”在身邊
8月12日,蘇州市紅十字會聯(lián)合蘇州市教育局開展的“全民急救知識競賽”正式上線。當日,即有2000余人參與答題。這是紀念即將到來的“世界急救日”系列活動之一,每年9月的第二個周六是“世界急救日”,旨在呼吁全世界重視急救知識。
“看題目覺得都挺簡單的,做完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急救知識還很不夠,答案和預想的不太一樣”,一名參與者首次答題后說,“急救知識還是挺專業(yè)的,需要紅十字會專門的培訓”。
為了激發(fā)年輕人的參與熱情,蘇州市紅十字會積極利用新媒體,首創(chuàng)網(wǎng)頁版、WAP版多渠道答題模式。市民不但可以通過網(wǎng)頁版界面在電腦上答題,還可以關(guān)注微信或者掃描二維碼進入“掌上”版界面,在手機上輕松便捷的答題。市民在乘坐軌道交通出行時,也能隨時掃一掃電子募捐箱上的二維碼,在乘坐間隙參與競賽、學習急救知識。前期還大力宣傳和推廣了紅十字急救“掌上學堂”,這款全球通用的急救手機軟件項目包括21項急救學習專題,在危急時刻能指導市民按步驟進行正確的自救互救。
“人人學急救,人人會急救”是蘇州市紅十字會追求的目標。為了營造紅十字“救”在身邊的良好氛圍,蘇州市紅十字會與電視臺、電臺、報紙等新聞媒體合作,創(chuàng)新舉措,舉辦各類比賽、演示活動、有獎知識問答等,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提高市民對掌握急救技能重要性的認識。
2013年,蘇州市紅十字會舉辦了“聽廣播,學急救”活動,為廣大廣播聽眾和網(wǎng)友舉辦應急救護培訓班,利用周末時間開班,方便市民學習,受到車友的熱烈響應,短時間報名就超過數(shù)百人,共開班16期,培訓478人。今年,面向全體市民的“市民學急救”大講堂每月最后一個周末定期開班,蘇州市紅十字會協(xié)調(diào)安排救護師資,做好培訓保障,利用12345便民服務平臺等廣泛宣傳,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打通聯(lián)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市民通過電話、微信等等就可預約上課,集中半天時間免費學習急救知識和技能。
3年培訓近40萬人
進機關(guān)、進學校、進社區(qū)、進重點行業(yè),全面普及急救知識
“十二五”以來,蘇州市紅十字會推進應急救護培訓“進機關(guān)、進學校、進社區(qū)、進重點行業(yè)”,全市累計培訓救護師資300余名,初級救護員6.9萬人,普及培訓31.2萬人。培訓內(nèi)容包括心肺復蘇,止血、包扎、固定、搬運等四項急救技能,以及地震、火災、水災等常見意外、災害的應對方法,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進機關(guān),提高公務員服務本領(lǐng)。蘇州市紅十字會聯(lián)合市委市級機關(guān)工委等部門,開展機關(guān)救護技能大賽,20個部門160名人員組隊參賽,有效提升了急救培訓的影響力,多個部門賽后主動聯(lián)系,要求進行培訓,多掌握一項為民服務的本領(lǐng)。蘇州市紅十字會還在警察培訓學校建立警務培訓基地,在警銜和職務晉升培訓中專門安排課程,為處于事故處置一線的人民警察和警務輔助人員開展培訓,提高自我保護和應急處置能力,每年培訓約8000人。
二進學校,助力平安校園建設。在蘇州全市高一新生軍訓科目中開展應急救護培訓,如今已成為蘇州市紅十字會和蘇州市教育局的一項常規(guī)工作,僅此每年接受培訓的學生就達數(shù)千人。為了增強培訓的針對性,蘇州市紅十字會在滄浪少年宮建立自救互救館,小學生們可進行急救的觀摩體驗;對中學生教授基本知識,進行操作實踐;學校體育老師、校醫(yī)則要求全員培訓,熟練掌握。
三進社區(qū),增強居民急救意識。社區(qū)是普及急救知識的主陣地,為了增強培訓的吸引力,蘇州市紅十字會依托已建立的社區(qū)紅十字服務站,將急救培訓融入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加大救護知識進社區(qū)的力度,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如“96.5健康大巴進社區(qū)”、社區(qū)應急救護學雷鋒志愿者培訓和社區(qū)技能大賽等,積極開展救護知識的普及工作。
四進重點行業(yè),提升應急保障能力。作為全國第一個開通軌道交通的地級市,蘇州的軌道交通建設逐步形成網(wǎng)絡。為了保障軌道交通安全,蘇州市紅十字會對全體乘務人員進行急救培訓,積極參加應急演練,并在一號線和二號線的全部46個站點放置應急箱,配備濕毛巾和防毒面具,供乘客應急逃生使用。蘇州市紅十字會主動服務企業(yè),對有需要的企業(yè)上門培訓,特別是對有軌電車、供電等重點行業(yè)進行培訓,共培訓初級救護員480名。
“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
下面這些典型的成功案例,告訴我們學會急救是多么重要
因為掌握了應急救護技能,多名志愿者在他人遇到緊急情況時,發(fā)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甚至挽救了生命。
2014年6月12日,是蘇州中學舉行畢業(yè)典禮的日子。校長張昕首次頒出“校長特別獎”,獎勵2年前成功搶救突發(fā)心臟病同學的十位學生,將氣氛推向高潮。張昕表示,看到同窗摔倒在地,10名同學沒有驚慌失措,而是迅速反應,有的檢查呼吸心跳,有的做心臟按壓,有的聯(lián)系老師、醫(yī)院,有的到校門口引導救護車……從而挽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而這,正源于同學們在軍訓期間接受的應急救護培訓。
今年初,在江蘇省紅十字會等單位聯(lián)合舉辦的“‘救’在身邊”大型公益行動暨“尋找最美救護員”活動中,蘇州市民湯建蘭獲評“最美救護員”。作為蘇州一名普通的物業(yè)公司職員,湯建蘭出門時,發(fā)現(xiàn)自家電梯門口一位孕婦暈倒在地。她運用兩個月前在社區(qū)參加紅十字會組織的應急救護培訓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對孕婦實施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為120救護車趕到救治,贏得了寶貴時間。一個小小的義舉,挽救了2個人的生命。“這個培訓實在太及時了!”湯建蘭感慨道。
在蘇州市紅十字會的支持下,基層的紅十字救護網(wǎng)絡正逐步健全。蘇州市東大街12號小區(qū)物業(yè)經(jīng)理劉招娣就是一名急救志愿者,也是所在街道的應急救援隊骨干。這個救援隊包括了社區(qū)工作者、物業(yè)經(jīng)理、小區(qū)保安、城管協(xié)管員等,每個人都獲得了初級救護員證書。她每天早晚幾次都要在小區(qū)里巡查,監(jiān)督路面保潔情況和收集居民的意見。其實,她不僅自己學習急救知識,還將急救技能教給小區(qū)里的10多個保安、保潔人員,組成了12號小區(qū)里的急救小分隊。如今,像劉招娣這樣的志愿者越來越多,編織起了街道轄區(qū)的急救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