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報網訊(記者 馬道軍)今晚(1月5日),記者從省市區(qū)民政部門督查“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現場了解到,自該專項行動啟動以來,我市已救助了570名流浪乞討人員。
今天晚上7點半,在位于棲霞區(qū)堯化門堯佳路100號的市救助管理站, 幾輛出租車接連停下。“多虧有了你們的幫助,否則我們一家三口都不知道這幾天怎么過呢。”一名洪姓中年男子對工作人員說。
該男子告訴記者,他是東北吉林人,來南京打工1個月,也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一直在外面隨便住,恰好妻子和女兒過來投奔,就打算回家,這幾天下雪,天太冷了,實在沒地方住,錢也花完了,就來救助站,希望能得到幫助。
與這一家三口相比,老家是四川涼山的彝族小伙海來日且處境更慘。他在杭州打工,兩個多月掙了7600元,沒想到在回家途中誤吸了騙子的香煙,昏倒后錢被偷走,昨晚輾轉來到南京求助。
這4名求助人員住進了溫暖的空調房,洗了熱水澡,得到了妥善安置。當天晚上8點,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侯學元,市民政局局長蔣蘊翔走上街頭,進行救助。在火車站南廣場,侯學元耐心地向一位露宿外面的中年男子進行勸說,“這兩天雨雪天氣,外面很冷,睡在地上容易生病,跟我們回救助站吧,那里有空調等御寒設備”。經過耐心勸說,該男子答應找到同伴后,一起去救助站。
不過,在救助過程中,絕大多數長期流浪的乞討人員,經反復勸導,還是不愿進站接受救助,工作人員為他們送上了棉衣棉被等御寒物品,還給他們發(fā)放了救助聯系卡。
為此,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侯學元說,這幾天,降溫降雪范圍廣,持續(xù)時間長,希望這些在外遇到困難的人員,可到救助站避避寒,歇歇腳。實在不愿意去的話,也不能強制,給予一些必要的救助。要更多發(fā)動社會力量,特別是基層和社會組織力量,多方排查,最大限度不漏掉一個在外住宿的流浪乞討人員。
根據市救助管理站統計,2017年以來,全市對無著流浪、乞討人員以及因務工不著、尋親不遇、被偷被騙等原因而陷入困境、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生活無著人員進行救助,共救助了5000多名困難人員。其中,自上月21日聯合開展的“寒冬送溫暖”集中救助行動以來,截至到昨晚,已救助了570名流浪乞討人員。
民政部門提醒,今后一段時間氣溫更低,廣大市民如發(fā)現有救助對象時,要引導、勸告其前往市救助站求助或與110、市救助管理站(85574995)聯系,及時對需要救助對象實施救助,給他們一個臨時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