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召開后的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棲霞區(qū)仙林街道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形式和手段,采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企業(yè)、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qū)、進軍營”的“六進”要求,以“貫徹十九大、聽總書記話、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組建了“一網情深”黨員群眾“六進”巡回宣講隊。12月3日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496名宣講隊員開展了66場宣講,在街道各個小區(qū)內、大小駐街單位里遍地開花。
黨員居民志愿者張貫雄激情澎湃地說,在十九大報告的精神鼓舞下,在街道黨工委書記、黨的十九大代表孫金娣的帶領下,所有黨員群眾都以“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做最好自己、做最美黨員、做常青樹”為新目標新追求,奮力前進。
今年73歲的張貫雄老人有50年的黨齡。2005年退休后,他便加入了仙林街道黨員居民志愿者隊伍。他告訴記者,2010年以來,街道黨工委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創(chuàng)新打造“網格化+”工作平臺,由“小網格”構建起城市基層黨建“大格局”,街道工作先后獲得多項國家級榮譽,建黨95周年之際,中央授予街道黨工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作為一名仙林居民,這一切他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7年來,我為自己能夠見證到仙林奇跡,沐浴在仙林精神里,而感到十分自豪。”張貫雄說,得知街道書記孫金娣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后,他興奮不已,黨的十九大開幕后不久,他連續(xù)創(chuàng)作了配音詩朗誦《俯首甘為孺子?!?、鑼鼓《十九大光輝照仙林》、《仙林精神創(chuàng)造仙林奇跡》等作品,成為仙林街道黨員群眾宣講隊的主要作品。
街道“萬家歡”志愿者檀敬東說,“66場宣講中,我們以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十九大精神,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舞蹈《黨旗最鮮艷》、小提琴合奏《我的祖國》、黃梅戲說唱《十九大精神放光芒》、京劇《共產黨員時刻聽從黨召喚》、情景表演《昂首闊步走進新時代》等宣講內容老少咸宜。每場宣講會做到一邊宣講、一邊總結;一邊宣講,一邊貫徹;一邊宣講,一邊提高;一邊宣講,一邊充實。老黨員毛德貴補充道,“每場宣講時,我們都要做到‘四個一’,即發(fā)放致仙林居民的一封信、一張‘四萬走訪’的意見征求表、一冊十九大報告單行本、一個黨員群眾走訪聯(lián)系卡?,F場還有十九大精神應知會做搶答,臺上臺下互動學習交流,把宣講內容注入每個人的心中。”
“11月29日,仙林街道在新建成的仙林黨群服務中心里,舉辦了一次宣講,讓我印象深刻。”老黨員朱云激動地說,新建成的服務中心是一棟10000多平方米的四層大樓,是仙林大學城管委會建設,交由仙林街道專門打造成服務仙林地區(qū)黨員群眾的中心。她說,“黨群服務中心里,包括為老為小服務、社會組織服務、黨員政治生活服務、社區(qū)配套便利服務等,功能齊全、設備設施先進,我們太開心了。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帶領人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孫金娣書記和街道班子成員,把十九大精神真真切切地落到了實處。”
記者了解到,66場宣講,每場有街道班子成員帶頭宣講,宣講隊伍達496人,每場形式豐富的宣講活動有10多個,歷時1個多小時。宣講雖然辛苦,但沒有一個人有怨言。朱云笑著說,“如果孩子沒時間接,就請鄰居幫個忙;沒時間燒飯,老公就變成了‘賢內助’,一直支持著我的活動。”截至目前,66場宣講總共走進了230多家駐街單位、32個小區(qū)、參加2.6萬人,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等欄目先后4次進行報道,《新華社每日電訊》、新華網、人民網等媒體都進行了宣傳和網絡直播。仙林街道黨工委書記、黨的十九大代表孫金娣表示,作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仙林街道把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精神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系列宣講活動將持續(xù)進行,每場宣講都講清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意義,講清楚“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等內容。今后,仙林街道將繼續(xù)以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常青樹”的要求,深化網格化黨建、完善多元化治理,進一步增強居民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共同建設“強富美高”新仙林。
本報通訊員 朱珠 本報記者 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