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春季農業(yè)生產推進會舉行,專家發(fā)出預警
今年小麥赤霉病防控形勢嚴峻
南報網訊(記者 周愛明)全市春季農業(yè)生產工作現場推進會21日在六合區(qū)舉行,市農委有關專家發(fā)出預警,今年小麥可能流行赤霉病,防控形勢嚴峻。目前,市農委已全面部署開展統(tǒng)防統(tǒng)治工作。
21日上午9:30,六合雄州街道錢倉社區(qū)1500畝麥田內,4臺噴灑藥物的機械設備整齊排列。隨著六合艾津植保合作社負責人楊剛一聲令下,4臺設備同時前進,設置在前方的噴頭開始噴灑藥物。
和普通設備不同,上述4臺設備前方橫著一根七八米長的圓竿,圓竿上密布小孔,設備前進時,小孔內噴出藥劑噴霧。遇到麥田地面高低不平,圓竿還可調節(jié)傾斜度,確保麥苗防控全覆蓋。
楊剛告訴記者,“根據植保專家預測,今年小麥赤霉病防控形勢嚴峻,因此植保人員提前部署,有針對性地開展第一次統(tǒng)防統(tǒng)治。”
赤霉病是小麥和大麥的重要病害,大流行年份將對其產量造成較大損失。由于病菌的低謝產物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還會中毒。市農委植保站站長陳傳翔介紹,目前全市各地小麥陸續(xù)進入抽穗揚花期,這段時間是小麥最易感赤霉病菌的時期,也是防控赤霉病害的關鍵時期。根據今年氣候條件、小麥品種和菌源情況看,小麥赤霉病易爆發(fā)和流行。
對此,市農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加強赤霉病監(jiān)測預警,積極掌握小麥揚花期相關情況;其次,技術人員強化技術指導,堅持科學防控,大力推進統(tǒng)防統(tǒng)治和群防群治,全力打好以赤霉病為主的小麥穗期病蟲防治總體戰(zhàn)。
技術人員提醒種植大戶和農民朋友,今年應及時噴灑相關藥物,有針對性防控小麥赤霉病。對品種高度感病、生育期極不整齊,花期遇多陰雨天氣的田塊,還應適當增加用藥次數;如小麥揚花期遇雨,可選擇雨隙或搶在雨前施藥,藥后6小時內遇雨應及時補治,確保防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