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首次長江公祭昨舉行
800名市民鮮花撒江祭先人
昨天,八百名市民登上江祭船,在八卦洲水域撒下片片花瓣,祭奠江葬的親人。 馮仆攝
南報網(wǎng)訊 (通訊員 黃雋 記者 馬道軍) 昨天,我市舉行今年清明首次集體長江公祭,800名市民從中山碼頭登上江祭船,在八卦洲水域撒下片片花瓣,祭奠已經(jīng)江葬的親人。26年來,我市有近萬名市民選擇江葬。
上午10點,江祭船緩緩駛出中山碼頭,很多市民走向船頭,面向長江,寄托哀思。
“父親母親,我和哥哥來看你們了。一晃你們?nèi)ナ揽?0年了,你們未曾謀面的外孫女都有孩子了,今天兩歲的暢暢也來了。”一位老人抱著孩子,倚在船頭喃喃自語。
老人名叫童孟冬,今年68歲,住在中山碼頭附近。童孟冬說,父母很開明,對長江也很留戀,希望去世后骨灰撒入長江。他們是在上世紀80年代過世的,當時還沒有江葬一說。“父母過世后,骨灰一直寄存在南京殯儀館。后來,我們?yōu)樗麄冞x擇了江葬,也是完成二老的心愿。”
“骨灰撒入長江,流入大海,不占用一點資源,不給后人添麻煩。我和哥哥都已經(jīng)商量好了,百年后也骨灰撒江。”童孟冬一再強調(diào)。
“江葬是一種豁達的人生境界,也是回歸自然的一種方式。”王秣都老人對記者說,與江水為伴,這是他們?nèi)胰说男脑浮G皫啄?,給父母遷墳時,全家經(jīng)過商量,給二老選擇了江葬。他和老伴沒有子女,也會選擇江葬,這樣有水的地方就有親人了。
上午10點半,江祭船駛?cè)氚素灾匏?,祭祀活動開始。市民將手上鮮花的花瓣一片片撒落在江面上,表達他們對先人的緬懷和思念之情。
據(jù)了解,從2004年起,市殯葬管理處與市輪渡公司合作,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舉辦長江公祭,讓選擇江葬的市民家屬能有一個追思親人的機會。今年清明期間,我市將開出9艘江祭船,預(yù)計3500多人登船祭掃,是歷年來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
往年,選擇江葬的家庭,清明前來江祭,都得自己購買船票。從去年起,南京市戶籍江葬的家庭實行免費集體江祭,每戶可持江葬證免費領(lǐng)取6張船票、每人一枝菊花、每戶一包花瓣。
除了長江公祭,當天我市還組織了多場社區(qū)公祭,通過為親人種植一棵樹、敬一杯酒、獻一束花、召開家庭追思會等文明健康祭奠方式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