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力小記憶”到“南京記憶”再到“中國記憶”——
“開年第一課”播撒愛國勵志種子
南報網(wǎng)訊 (記者 錢紅艷 實習生 孫壹璨)新學期第一天,40多名五年級的孩子身著校服、佩戴紅領巾,端坐在課桌前,在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力學小學黨總支書記李琳的引領下,用“開年第一課”的方式,在心里種下“感恩成長,愛國勵志”的種子。
這堂課,從勾起孩子們的記憶開始。
剛開課,大屏幕上的谷歌地圖不斷放大,一片建筑群出現(xiàn)在孩子們眼前,原來這就是孩子們所在的學校——力學小學。幾名學生表演的課本劇《力學小學誕生記》,把大家拉回到了70年前學校創(chuàng)辦時。學校創(chuàng)始人、教育家邵力子、傅學文夫婦克服困難,私人籌資興辦學校的故事,讓孩子們對如今的學習環(huán)境倍感珍惜。
“‘力學’校名的含義是勉勵我們努力學習,所以學校一進門的學文樓墻壁上寫了‘努力學習,學會學習,享受學習’12個字。我們會加倍努力,不辜負邵力子、傅學文先生的期望。”孩子們了解這段歷史后收獲滿滿,感悟頗多。
接下來的記憶,則讓孩子們跳出學校關注家鄉(xiāng)南京。大屏幕上,力學小學的地圖也拉升為整個南京的地圖。
“這是哪里?對了,南京,我們的家鄉(xiāng),她始建于公元前472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的歷史,曾經(jīng)的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作為南京人,我們應該銘記的年份是哪一年?”李琳在現(xiàn)場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1937年”“1949年”“2014年”……孩子們的答案很多,但最終大家一致認為,最該記住的是“1937年”,因為這一年,侵華日軍制造了震驚中外、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事件?,F(xiàn)場屏幕上展示的老照片以及孩子們此前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視頻的再現(xiàn),讓課堂安靜下來,孩子們的表情也變得沉重,在之后朗誦《和平宣言》時,孩子們默默許下了心愿。
為了引導孩子們更加珍惜家鄉(xiāng)新南京,老師邀請孩子們一起表演兒童說唱《夸夸咱們的新南京》。節(jié)奏感強、朗朗上口的說唱,把南京的悠久歷史、秀美風景充分展現(xiàn),引得現(xiàn)場來賓紛紛鼓掌點贊。
“中國記憶”篇章把“開年第一課”帶向了高潮。特別是播放動畫微視頻《2016,習近平在世界舞臺》節(jié)選時,聽到“大國外交”“中國方案”“中國‘朋友圈’”“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關鍵詞時,孩子們一個個挺直腰板,抑制不住的微笑掛在臉上。同學們紛紛許下少年夢想,愿為學校、為南京、為日新月異的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20年后的我會是一名服裝設計師,我要設計一款高科技衣服,它不但能隨著天氣變化自動調(diào)節(jié)溫度,還會根據(jù)人們的心情變化顏色。”學生邱依諾說。
“我的偶像是梵高,20年后希望我能成為一名畫家,在南京、上海、蘇州都舉辦我的畫展。”學生楊崇賢說。
……
在孩子們一個個許下少年夢想的時候,“開年第一課”也在孩子們心里種下了“感恩成長,愛國勵志”的種子。
“開年第一課,用生動的課堂、兒童的參與,讓孩子們踏上征程,做自信、智慧、敢于擔當?shù)闹袊?。這種方式,比生硬的灌輸好得多。”李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