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秋:讓電石渣“變廢為寶”
南報網(wǎng)訊(記者 張源源)孫秋是南京市公路管理處公路科學研究所工作人員,每天都在跟水泥、瀝青打交道?;翌^土臉的工作里,孫秋先后完成了《石灰改良土合理劑量實施研究》、《電石渣穩(wěn)定土應用技術研究》等7個科研項目的研發(fā)工作,部分項目達到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
孫秋的研究中,電石渣的利用是一項重要題目。電石渣是指電石水解以后的廢棄品,是很多企業(yè)生產中都會產生的廢棄物。孫秋說,在工程建設中,石灰是必須的材料,但南京地區(qū)石灰價格高,會推高工程建設的成本。有沒有可以降低成本的替代品呢?孫秋說,業(yè)內規(guī)范稱有效鈣含量20%以上的電石渣可以用,但只有“可用”的概念,沒有“怎么用”的方法。
為此,她跟同事走訪了南京不少企業(yè)收集電石渣,先進行有毒有害物質檢測。確定相關含量沒有超標后,他們的實驗開始了。“其實這個實驗不復雜,就是把土一點點捶碎,跟電石渣以不同比例混合,檢測強度是否符合現(xiàn)在修路的標準。”孫秋說,因為電石渣是粉狀物,跟土混合時散發(fā)出的味道很刺鼻,自己跟同事每天下班后都會發(fā)現(xiàn),鼻子、耳朵里全是電石渣粉末。
這樣簡單枯燥的實驗,孫秋等人前前后后做了半年,混合比例一點一點調,最終找到了合適的比例構成。在孫秋手中,電石渣“變廢為寶”,僅此一項技術可節(jié)約工程造價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