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簽好合同、付好首付,辦好貸款,卻遲遲不能過戶,賣家的理由是房子之前的貸款無法還清。
對此,買家陸女士想不明白,該付的錢都付了,為什么賣家沒能還上此前的貸款呢?而且,中介當時信誓旦旦地承諾,會借款給賣家,付清銀行貸款。
一起房屋買賣的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陷阱?
中介承諾借款給賣家還貸
2016年7月1日,愛屋吉屋金山店業(yè)務員厲先生帶著陸穎夫婦看了學府路上的一套房子。雙方很快達成意愿,房子總價85萬元,賣方齊華當即將房卡和鑰匙交到陸穎手中,還滿口答應“付完首付款后即可裝修”。
次日,雙方正式簽訂合同,陸穎應付2萬元定金、23萬元首付款,傭金比例為房屋總價的2%。
據(jù)陸穎回憶,簽約前,愛屋吉屋金山店一位年長的經(jīng)理在場,當時賣方說還有48萬元房貸未還完,除買方支付的定金加首付(共25萬元)可用于還貸外,還有23萬元的資金缺口,需要想辦法借款還清。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陸穎措手不及。愛屋吉屋金山店那名經(jīng)理的意思是,原則上都是賣方自己還清房貸;如果賣方實在沒有辦法,也可以向愛屋吉屋公司信貸部借款,但要承擔利息。
賣方聽說要承擔借款利息,當即要求買方分擔利息。但陸穎覺得,還貸是賣方的事,哪有讓買家分擔的道理,于是回絕了。
正當雙方爭執(zhí)不下之時,為了促成交易,愛屋吉屋金山店那名經(jīng)理承諾,可以幫賣家貸款,并做出讓步,同意從應收買家的傭金中,拿出4000元貼補給賣家做借款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