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漫步在全國不少城市時有沒有發(fā)現,許多城市都有一條北京路、中山路,或者人民路,有時能看見解放路?全國大小城市的路名為何重復率這么高?城市中的道路有什么命名訣竅?上海的道路名中還藏著哪些看點?
省市在道路名中出鏡率高
在全國不少地方,使用各省份和城市名作為道路名比較常見,走在城市中,好像走在一張攤開的中國地圖里。比如上海有南京路、北京路、陜西路,廣州有北京路,青島有重慶路等。
哪些城市最熱衷于使用省份和城市名作為道路名?據城市道路名相關信息數據統(tǒng)計,青島、上海和天津排在前三名。搜索青島市的相關道路信息可以發(fā)現,青島市有100多個不同地級市的道路名字。在上海,也有數百條以省份、城市名命名的道路。
那么,哪些省份或城市在全國道路名中的出鏡率最高?據統(tǒng)計,北京路、上海路是道路取名中最受歡迎的,另外兩個直轄市重慶、天津也排在前列。以省份名為道路名的,河北、河南、吉林、陜西等都在全國道路名中的出鏡率位于前列。城市名中,中山、北京、南京、南昌等城市名在全國各城市道路的出鏡率頗高。
在道路命名中,不同城市的路名也有一些區(qū)別。除了“××路”的命名方式,不少城市還有“××道”“××里”“××巷”“××胡同”等。一般來說,與“胡同”“巷”“里”相比,“路”和“道”的道路越來越寬,空間形態(tài)的分布也有所不同。道路名中,“里”和“胡同”的分布也有南北差異。除了北京,“里”更多地存在于南方的城市,而“胡同”基本上集中在北方城市中。
以地名為道路名有規(guī)律可循
有意思的是,上海是熱衷使用省份和城市名作為道路名的城市之一,但在上海唯獨沒有“上海路”。而上海以地名命名的道路名,也有一些規(guī)律可循。
據“上海發(fā)布”整理的一份地名數據顯示,上海市中心南京路附近,南北向道路多以省區(qū)之名命名,比如西藏路、云南路、貴州路、廣西路、浙江路、湖北路、福建路、山西路、山東路、河南路、江西路、四川路等;而東西向道路多以城市之名命名,比如北京路、寧波路、天津路、南京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延安路等。
不過也有例外,廣東路就是其中之一,以省名命名,卻是東西走向。
在上海很多區(qū),外省市的地名也常常扎堆出現。比如,浦東的道路不少以山東地名命名(煙臺路、濰坊路、棗莊路等),寶山、楊浦的路不少以東北地名命名(沈陽路、大連路、營口路等),徐匯則能找到很多廣西地名(桂林路、南寧路、百色路等)。
如果仔細分析,上海各區(qū)道路名出現的位置,與該省市在全國版圖中的位置有一定相關性。比如,東北地名常出現在上海東北角的楊浦、寶山一帶。位于華東的山東省地名,出現在浦東一帶。而位于全國西南地區(qū)的貴州、廣西、云南地名,則出現在上海西南角的長寧、徐匯、閔行一帶。
“道路和路名多了以后,它慢慢會演化成一種文化?!鄙虾.a業(yè)轉型發(fā)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夏雨說,上海的路名其實非常豐富,它最大的特點是幾乎涵蓋了國內所有的省級行政區(qū)和大部分的城市。再者,許多路名還有歷史紀念意義,比如自忠路、晉元路、靖宇路;還有的道路本身是具有歷史舊址的存在,比如舊校場路、三牌樓路、巡道街等,這在原南市區(qū)比較集中。
上海道路名體現多樣包容
“從一座城市的道路名中可以反映出這座城市、城市某一區(qū)域的風格、氣質和特點。”夏雨告訴記者,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城市功能的巨變和定位,上海涌現了不少有地方特色的路名。
上海城區(qū)的面積從原來內環(huán)逐漸擴大到外環(huán),以及郊區(qū)的一些重點區(qū)域。尤其是浦東開發(fā)開放后,道路也隨之大大增多了。幾十年來,路名也更加豐富多彩,富有濃厚的時代氣息,更體現出這座全球城市的功能巨變和寬廣胸懷。他舉例:特別是浦東新區(qū)的幾個重點區(qū)域,路名生動凸顯一定特色。如張江,作為一座科學城,當你駕車或漫步在李冰路、沈括路、蔡倫路、張衡路、祖沖之路、李時珍路、郭守敬路、居里路、牛頓路、法拉第路、伽利略路、哥白尼路、愛迪生路、達爾文路的時候,你腦海里恐怕會浮現出這些中外知名科學家為人類做出的杰出貢獻和他們的人格魅力,“什么叫潛移默化?地名成為環(huán)境,環(huán)境造就氛圍,這正是科學城需要營造的氣質?!?/p>
夏雨說,張江作為科學研究的策源地,也需要風花雪月和浪漫情調,它除了以科學家名字命名的路外,還有芳春路、景明路、芳草路、晨暉路、盛夏路、碧波路、紫薇路、金秋路、香楠路、丹桂路、銀冬路、松濤路等,讓科學家和年輕的創(chuàng)新者能夠親近自然,享受四季變化,感受城市美景。
再比如,這幾年熱火朝天的臨港新片區(qū),雖然其中心是滴水湖,但與一般城市布局和道路網格不太一樣。夏雨認為,從功能上說,它是體現國家戰(zhàn)略的地方,集聚了大量國內外先進制造企業(yè),其路名倒是很有“面朝大海,環(huán)湖而建”和“剛柔相濟”的特色。除了海港大道、濱港大道、東港大道、南港大道、環(huán)湖一路二路三路外,還有以中國特有的植物命名的水蕓路、山蘭路、云鵑路;以國外特有植物命名的茉莉路(菲律賓國花)、鈴蘭路(芬蘭國花)、古棕路(古巴)、橄欖路(以色列)、杞青路(丹麥)、白荊路(瑞典)等,既注重自然、生態(tài),也體現開放、多樣、包容。
城市道路命名各有千秋
放眼全國,各個城市道路名的多樣化還體現在哪些方面?命名又有哪些自身的特色?
人們對自然景觀和花草樹木的感情,注入了道路的命名中。不少城市的道路以山河湖海等自然景觀和動物、植物命名。
重慶喜歡以“山”命名道路,比如枇杷山正街、龍山路、冬山路、山峰路、金山路、南山路等。不僅路名如此,還有不少地名也與“山、坡、江”息息相關,這也體現了山城人民對環(huán)境的認同感和親近感。
再比如上海世紀公園花木街道周圍的路,東西向的道路以花命名,如牡丹路、櫻花路、杜鵑路等;南北向的路以樹命名,如海桐路、白楊路、銀霄路等。從整個上海城市范圍看,以植物命名的路占有一定比重,與梅蘭竹菊四君子相關的路就有近百條。不少城市的道路名中都會出現林、梅、竹、楊、柳、蓮、桃、李、杏等字的路名。
除了自然景觀,以人文特色命名也是道路名的一大特色。有的城市的相關路名體現了文化傳統(tǒng)和歷史傳承,這在歷史底蘊比較濃厚的城市多常見。比如南京的洪武路、應天大街、雨花路、玄武大道、建鄴路等,西安的雁塔路、長安路、華清路、未央路等。
道路名還體現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并將這樣的情感注入道路命名中。全國各大城市中,此類祝愿出現頻率比較高的有“太平路”“幸福路”“成功路”“健康路”“仁愛路”“興業(yè)路”等。
在上海,也有甜愛路、幸福路、長樂路、吉祥路等帶有吉祥含義的路名。而在廣州,歷史上就出現了十多條五福里、8條吉興里等,一些人家在娶嫁時還要挑選有“好兆頭”的街名來確定行車路線。不少城市的道路名中都有“福”“安”“寧”“和”等美好的字眼。
同樣的,中山路、人民路、解放路、建設路、勝利路、青年路、復興路等都體現了一種時代精神,在全國各大城市的道路名中重復率頗高。(記者 彭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