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實的基礎上追求形式,藝術化地展現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和不朽功勛,將黨史與現代藝術審美融為一體,以美學的方式來闡述黨的發(fā)展歷程。”昨天,“日出東方——上海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美術作品展”在中華藝術宮揭幕,畫家洪健在展出畫作《上海:紅色起源地》前這樣闡述自己的創(chuàng)作體會。
連同《上海:紅色起源地》在內,由140余件/組作品組成的本次展覽,從上海作為黨的誕生地、改革開放排頭兵、創(chuàng)新發(fā)展先行者的角度出發(fā),以創(chuàng)作于不同歷史階段的美術精品構成敘事結構,以美術作品反映中國共產黨誕生至今的百載征程。
此次展覽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和解放日報社主辦,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承辦,上海中國畫院、上海油畫雕塑院協辦。該展覽入選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目錄》,將展至10月18日。
展出的140余件/組作品,以中華藝術宮館藏為主,兼及部分重要機構藏品。作品類型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連環(huán)畫等,涵蓋了上海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代表作品。
盡管是感性的藝術作品,但展出作品的每一處細節(jié),都經過了反復推敲。洪健的《上海:紅色起源地》,由9個獨立的小畫面組成,包括一大會址、二大會址、四大舊址,還有《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共青團成立初期的處所、一大代表開會時所住的宿舍等。洪健說,這些場所具有兩個共同點,“一是中國共產黨從籌備階段到成立初期的大部分活動都發(fā)生在上海這座城市,另一個則是這些事件都是在富有江南文化氣息且是上海代表性建筑——石庫門里發(fā)生的。”
展覽以時間為線索,分為天翻地覆慨而慷(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六億神州盡舜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東方風來滿眼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人民城市見初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四個篇章,以視覺呈現敘述史實,通過優(yōu)秀美術作品營造圖像敘事,回溯歷史、展望未來。
本次大展中,上海青年藝術家創(chuàng)作群體的集體亮相,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展出的140余件/組作品,一半以上是從近年市文旅局、市文聯組織的歷次重大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中精選出來的作品。其中,從“日出東方——上海市慶祝建黨百年青年美術創(chuàng)作項目”中選出的40件展出作品里,第一作者年齡在45歲以下的作品就有28件。進入到這一項目大稿創(chuàng)作階段的100件作品中,第一作者年齡在45歲以下的作品有74件。(記者 李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