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傳媒通訊員張鶯鶯
臺傳媒記者曹思思
7月15日12時,玉環(huán)龍攻門水庫的岸邊被曬得滾燙。龍溪鎮(zhèn)蘄春黨建工作站的幾名流動黨員拎著救生設(shè)備、握著高音喇叭,沿著堤壩慢慢走,“老鄉(xiāng),水庫水深,可不能洗澡,一定要注意安全!”
“看到水庫沒人野泳,心里就踏實。”志愿者陳永來擦了擦額頭的汗,他是巡邏隊最早的成員,15年來從未缺席。巡邏時,他總能自然切換湖北話與玉環(huán)話,“這兒老鄉(xiāng)多,用方言喊話,既親切,又聽得進、配合度高?!?/p>
夏日炎炎,戲水消暑成了不少市民的選擇,也讓防溺水工作進入關(guān)鍵期。一入夏,玉環(huán)兩支外來流動黨員防溺水巡邏隊便準時上崗,他們頂著烈日,一天兩趟奔波于各個山塘水庫間,開展風(fēng)險隱患排查與防溺水知識宣傳,以實際行動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線。
這份堅持,源于15年前的痛。龍溪蘄春黨建工作站黨支部書記黃志勇至今記得,那年夏天,3名外來務(wù)工人員子女在龍攻門水庫溺亡,他當即發(fā)動身邊流動黨員組建巡邏隊,“絕不能讓悲劇再發(fā)生?!?/p>
起初防溺水巡邏并不順利?!疤鞜釙r,年輕人下班就想往水里跳,被我們喊上來,還怪我們‘多管閑事’?!秉S志勇說,年復(fù)一年地巡邏、一遍遍講安全、說案例,慢慢換來了理解。
今年,從6月26日起,黃志勇和隊員們每天中午、傍晚各巡一次,守著山外張水庫、龍攻門水庫等,直到9月中旬。“遇到野泳的,我們上前勸,講風(fēng)險,大家總能配合上岸?!秉S志勇說,他們多宣講,可能就少一場意外。
同樣,玉城街道外來流動黨員防溺水巡邏隊也默默堅守了15年。
每天傍晚5時,玉城街道外來流動黨總支書記張俊就帶著老鄉(xiāng),沿著龍?zhí)端畮熘苓呇策?,除了制止危險下水行為,還仔細檢查救生圈、救生繩、長竹竿等設(shè)備是否完好。
“龍?zhí)端畮焖|(zhì)好,且離城區(qū)近,每年夏天都會吸引一些貪圖涼快的人來此野泳。所以,我們都把這里當做巡邏的第一站?!睆埧≌f,這些年干下來,心里很踏實,“老鄉(xiāng)認可,孩子們的危險確實減少了,這件好事,就得堅持做?!?/p>
一次巡邏中,張俊等人發(fā)現(xiàn)一處欄桿松動,當即掏出手機拍圖,“這太危險了,有人靠上去可能就會掉下去。”張俊馬上聯(lián)系街道應(yīng)急辦,讓他們來處理。
15年里,巡邏隊從最初的10余人壯大至現(xiàn)在的70余人,負責轄區(qū)10多個山塘水庫。每年6月底到9月初,上午9時到11時、下午4時到6時,雷打不動地巡邏?!袄酆蜔岫际钦娴?,但看到野泳的人越來越少,大家安全意識越來越強,就覺得值?!敝驹刚咄R蜒策壥哪?。
15載酷暑,每日上萬步的巡邏路,張俊說,這不僅是為了平安玉環(huán)建設(shè),更是外來黨員志愿者想為第二故鄉(xiāng)出份力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