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夏季洪災中,歙縣交通基礎設施受創(chuàng)。洪災過后,歙縣交通運輸部門迅速組織,統籌推進水毀公路災后恢復及重大交通項目建設。連日來,該縣多個作業(yè)面同步邁向“滿負荷”施工,持續(xù)掀起大干快上熱潮。
11月12日,在歙縣新安江小川大橋項目附近路段的一處災后恢復項目施工現場,多臺大型機械分布在山腳至半山腰的多個作業(yè)面上清理土方。挖掘機長臂揮舞,一斗斗土石被精準挖起,轉運至山下進行破碎處理。施工現場秩序井然,山下成堆的碎石正在被歸攏搬運,為后續(xù)作業(yè)騰出空間。在6月的洪災中,該處發(fā)生塌方,毀壞點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皖浙1號旅游風景道上,是通往小川鄉(xiāng)的關鍵通道,也是歙縣一條重要的旅游線路。經過分析研判,歙縣交通運輸局組織人員,在不影響新安江小川大橋項目建設的情況下,對塌方路段進行封閉施工,力爭以最短的時間恢復道路通行。項目現場負責人吳仁濱介紹,該項目于10月30日封閉交通進場施工,投入多臺大型機械,預計清理5萬立方米土方。計劃12月30日之前,解除交通封閉,完成主體施工任務。
與此同時,不遠處的重點項目小川大橋建設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兩處項目互不影響,都在搶抓工期、加快進度。作為全省首座隧道錨式懸索橋,小川大橋路段位于臨水臨崖地帶,施工條件較為復雜。小川大橋項目全長約1.148千米,橋長約369.5米,大橋橋面建設雙向兩車道,工程總造價約1.8億元。項目預計2025年底正式竣工通車,方便沿江近3萬名群眾出行?!爱斍?,小川大橋正在進行東岸主塔和隧道錨建設,同時省道348的地災主體項目也在附近施工。針對兩個不同項目,施工方加強協調,避免交叉作業(yè),做好安全防護,提高施工效率,爭取早日完工,方便群眾出行?!膘h交通運輸局工程師吳偉俊介紹說。
隨著工程有序進行,歙縣交通運輸部門將持續(xù)加強監(jiān)管,及時解決施工難題,保障施工質量與安全,確保12月30日如期解除該處交通封閉,同時,以重大交通項目建設為契機,為民眾出行提供便利,為地區(qū)發(fā)展架起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