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精準打造品牌。針對基層矛盾糾紛類型多元、主體多樣、成因復雜的特點,因地制宜創(chuàng)建特色調解品牌,精準提供調解服務。如聚焦鹽倉街道新居民治理需求,培育“鄉(xiāng)音”調解工作室,聘請非本地調解員進行涉新居民矛盾調解,今年以來,共調處涉新業(yè)態(tài)新居民矛盾糾紛54件。
二是數智賦能增效。在金塘新材料園區(qū)等重點區(qū)域,設立“金安薪”調解工作室,開發(fā)“調解碼”線上申請模式,實現糾紛“碼上辦”。今年以來,化解糾紛百余件,調解成功率100%,群眾滿意度達99.9%。
三是服務延伸暖心。堅持“調解為民”理念,選樹“姚心放調解工作室”“張安平調解工作室”等個人調解品牌,推出“戶戶走到”解民憂等服務活動,變“事后調處”為“事前防控”,打造和諧善治新格局。今年以來,開展各類排查走訪684次,惠及3000余人次。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