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周末,上海徐家匯書院探索將少兒館閉館時間由原先的17時,延長至20時,持續(xù)整個暑期。這是應時而變——這個7月,少年兒童借閱書籍占比達到60%,較之前增加10%以上;大屏幕上,“今日讀者興趣分布”連續(xù)數(shù)周被“少兒圖書”詞條“霸屏”。
延長的下班后3小時,撬動了什么?
徐匯區(qū)圖書館館長房蕓芳的描述很詩意:親子共讀的“夜讀燈”,供給了夜間文化?!啊姇涛堕L’,孩子家長們頭挨著頭讀繪本,徐家匯書院成為他們精神文化的‘深夜食堂’?!?/p>
文創(chuàng)消費或許更直觀——僅徐家匯書院,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17時到21時的進館人次與前一個周末相比增加10%,文創(chuàng)茶飲消費增加20%,“因為一個小朋友身邊,至少有一名或更多家長”。
閱讀新“夜”態(tài)激活的也是經(jīng)濟新業(yè)態(tài)?!靶旒覅R書院不單是圖書館,它與周邊形成了文商旅體展融合的新空間?!毙靺R區(qū)文化和旅游局局長伍彥心不介意大家沖著“打卡”而來:徐家匯書院以光作為自己的符號,就是想通過公共文化服務對周邊進行輻射,藉由書香以點帶面,為大徐家匯引流,也豐富“上海之夏”新體驗。“多出的3小時,如一顆石子激起層層浪,浪或許會退去,但總有貝殼會留下?!?/p>
文旅新夜場
周日18時,陳玲帶著開學即將小升初的孩子,拖著拉桿箱而來。她將行李箱放在了專屬的一樓寄存處。
再過2小時不到,她就將踏上回江蘇揚州的火車。但回家前,無論如何要來徐家匯書院一趟:“我在當?shù)貜氖氯耖喿x工作,特別羨慕上海的公共文化場館?!?/p>
在少兒區(qū),記者采訪的讀者中,不乏趁暑假帶孩子旅行的外地游客,白天在景區(qū)游覽,晚上趁此夜場來徐家匯書院閱讀、觀光。
“你見過一座有旅行導覽的圖書館嗎?我們有?!狈渴|芳認為,徐家匯書院的走紅,很大程度因為它是徐家匯的一部分。因此,體現(xiàn)海派文化的交匯、互融、創(chuàng)新,也是書院功能定位中的一部分。
金曉寧帶著6歲的女兒嵐嵐從福建福州而來。她們白天在武康路城市漫步,錯過了“丈量書院”導覽服務的時間。但3D打印的土山灣牌樓、20米的“海上書桌”、高清《赤道南北兩總星圖》等特色內(nèi)容前,金曉寧通過掃描導覽的二維碼,彎腰和嵐嵐一起傾聽語音講述?!皶菏俏覀儾邉澓玫囊徽?,而且沒有了白天的暑熱,孩子在友好的兒童空間邊玩邊學,寓教于樂?!?/p>
嵐嵐隨后在少兒館,專門挑了與土山灣、徐家匯歷史相關的繪本,一個人捧著書靜靜看,遇到不懂的地方還主動發(fā)問。金曉寧有些意外,“我家孩子好動,她愿意沉下心了解這段歷史,我覺得很難得?!?/p>
母女倆下榻的酒店離這里不遠。徐家匯書院地理位置也方便,往北是徐家匯商圈,往東有徐匯濱江、龍華會,往南是新開業(yè)的徐匯萬科。金曉寧計劃好了,看完書去周邊好好吃一頓,在西岸吹吹晚風,度過一個夏風沉醉的夜晚。
精神棲息地
延長少兒館開放時間的決定,經(jīng)過大家的深思熟慮。
安全是少兒館的重中之重。這也意味著需要7至8名工作人員同時值守,進行讀者服務、理架和秩序維持。下班后,哪兒來那么多人力?
“我很感動的是,大家都主動請纓,想要報名參與輪班。”房蕓芳說。譬如采編研究部主任朱春峰,主要從事采購書籍、研究文獻,對“小朋友那一套”并不熟悉,但他很愿意參與。“等這些娃娃到了我這個年紀,他們就會明白,白天是忙于生活的,夜晚是打理靈魂的?!?/p>
一件事讓房蕓芳印象很深。就在今年,曾是徐匯區(qū)少兒圖書館的“少兒館長”曹業(yè)宬再次回到了徐家匯書院。他說:“我忘不了第一次在徐匯區(qū)少兒圖書館接觸到漢字四角號碼檢字法的那個夏天?!?0多年后,當他從事漢字起源的研究時,那個暑假再次有了回響。“我想圖書館曾經(jīng)給過我的力量,也會在徐家匯書院傳遞給更多的讀者?!?/p>
房蕓芳感觸很深,她與徐匯區(qū)圖書館相伴17年。不變的是,圖書館面向所有人開放,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進來看書學習、遮風避雨,持之以恒提供精神的棲息之地。
她坦言也糾結(jié)過人流量。暑期人流量本就大,少兒館加開夜場,能否承載?但她的信心和底氣也來自讀者。“開館之初,流量壓力就曾在更細化的舉措中逐一化解。如人們走進書院,自覺放低聲音;人多的時候,門外的隊伍沒有鐵馬,大家卻主動排成蛇形。開放少兒館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