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17歲的葉志晟以總分688的高分被北京大學自主招生錄取。一家三口高興之余,開始為學費和生活費發(fā)愁。
貧困家庭考出一名北大生
葉志晟,家住廬陽工業(yè)園(林店街道)金池社區(qū),是個清瘦的男生。他的父親葉劍輝大專學歷,母親汪風玲初中學歷,葉劍輝說,如果不是三年前原生活區(qū)改造,如今他們還住在一間只有14平米的50年代筒子樓里。那時候房間里只有一張床、一個寫字臺和一組衣柜以及簡單的生活用品,由于房屋年代已久,一到刮風下雨,房間里還會滲水,經(jīng)常停電。
當時的葉志晟還在上小學和初中,但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葉志晟的學習成績還是十分優(yōu)秀,年年都是學校的三好學生。
徹夜未眠后生活費還沒著落
拿到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后,小葉第一時間就是和父母分享,那一夜他們一家三口激動得徹夜未眠。不過高興之余,對于父親葉劍輝來說,更多的還是擔憂由于之前在外租房已經(jīng)欠下親朋好友近6萬元的費用,眼看9月5日就要報到,7000多元的學費和生活費還沒有完全落實。
曾試圖暑假當家教掙生活費
葉志晟不想為父母增添更多的負擔,早在高考一結(jié)束,就萌發(fā)了給初高中生暑期帶課的想法。為此他自己在社區(qū)每一棟樓貼廣告,不過收效卻不大。“有些家長認為一個剛剛17周歲的孩子怎么能給同齡孩子上課吧。”葉志晟認為,不過他并沒有因此而氣餒,覺得等上了大學再回來辦個輔導班應該會好些。
此外,這幾天他也一直在網(wǎng)上查看過去一些學子的勤工儉學方式,準備將來加以效仿。
準備更高效地投入大學學習
在談及未來的打算時,小葉說:“想做一個領軍的人才,把各種專業(yè)知識能夠融合利用在一起,達到最高效,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展現(xiàn)自我。”
小葉希望上學后能有一部手機和一臺筆記本電腦,不過以目前他的條件,父母很難為他滿足。他說,手機可以用來和父母經(jīng)常聯(lián)系,筆記本電腦是為了將來的專業(yè)學習而準備。
如果有愛心人士或者企業(yè)愿意為葉志晟伸出援手,歡迎聯(lián)系江淮熱線62636263。
(記者 李玲芳 通訊員 趙明)
在得知葉志晟的情況后,金池社區(qū)書記許小兵代表社居委向小葉捐助了1000元的助學金,并專門安排工作人員為其填寫申報金秋助學表格。
如今通過金秋助學金和其他拼拼湊湊,7000元的學費能勉強保證,但是孩子的生活費還是沒有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