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是看得見的歷史。一張老照片,是記憶的見證,更是被拓印下來的歲月。3月23日起,本報與當代置業(yè)一起,共同向社會征集與政務區(qū)有關的老照片和相關故事?;顒娱_展以來,就獲得了廣大市民的熱情參與,他們傳遞過來的一張張照片,無聲地訴說著合肥政務區(qū)的變遷和拍攝者的故事。
2009年7月,從外地大學畢業(yè)的小張來到了合肥,準備在這里施展自己的抱負。“我家在皖南,在外省上大學,但是想離家近點,所以就來合肥找工作了。”
在畢業(yè)以前,合肥對于小張來說,只是上學途中的一個中轉站,合肥對他來說很陌生。“當時我和別人在南二環(huán)路老南站西邊一個小區(qū)租房住,周末沒事就來政務區(qū)玩。”小張說,政務區(qū)成為了他在合肥最先熟悉的地方。
雖然大劇院、天鵝湖等建筑和公園已經建成并對外開放,但那時的政務區(qū)還是一個到處都在建設的大工地。
小張拍攝的幾張樸實的照片,記錄了正在蛻變中的政務區(qū)。聳入云霄的塔吊,轟隆隆的機器聲,印有各種宣傳標語的工地圍擋,一天天長高的工地樓房……
8年前的政務區(qū),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像極了剛畢業(yè)的小張,雖然沒有完全成熟,但充滿了活力。
就在當年小張經常漫步的天鵝湖南側,有一片碩大的荒草地。幾乎與小張來到合肥的同時,荒草地也被裝上了圍擋,成為了一個工地。
“這么大的工地,到底要蓋什么建筑。”這個問題一直讓小張感到好奇,當時小張并不知道,今后的四年里,在合肥天鵝湖畔的這一片荒草地上,見證了一個奇跡,高301米、長816米的安徽廣電新中心,拔地而起,成為合肥新地標。
“我每天都在論壇上關注這棟樓的建設進度,還沒徹底建成時,許多網友覺得這是合肥最具藝術氣息的摩天大樓。”小張說,他有幸見證了安徽廣電新中心的長成。也就是大樓落成那一年,小張在合肥與女友組建了家庭。
每天都不一樣,每天都是更加精彩的一天。干凈寬敞的馬路,綠化優(yōu)美的街道,公路兩旁茂盛的樹木,五顏六色的花朵,將政務區(qū)裝點得分外美麗,出行方便的交通,便捷的購物,熱鬧繁華的城市夜景,使得居住在這里的人們格外幸福。晨報記者 周勇
■政務區(qū)老照片征集活動
征集時間:3月23日-30日
征集內容:與合肥政務區(qū)有關的老照片和老故事(須原創(chuàng)或受原創(chuàng)授權,一經采用默認授權當代MOMA使用)
征集方式:關注下方“安徽當代MOMΛ”公眾號,回復關鍵詞“老照片”,根據跳轉的藍色鏈接上傳照片并附上一段50字左右的介紹,即可參與老照片征集活動
獎勵設置:優(yōu)秀獎 華為手機一部 入圍獎1000元現金獎勵
領獎時間:4月8日
領獎地點:當代MOMA案名發(fā)布會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