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報消息 據(jù)本報10月20日報道,楊麗受人之托,幫其裝裱三幅“十字繡”。沒想到的是,裝裱途中“十字繡”被不小心弄丟了。楊麗不顧風雨,站立街頭舉牌尋物。很多市民勸楊麗不要“傻”站在街頭了,并且表示愿意送給她另外三幅“十字繡”。可楊麗卻因為別人的信任,而堅持要尋找。在公安部門的幫助下三天后,“十字繡”終于被找到。楊麗也激動得流下了眼淚,并且松了一口氣。
受人之托卻不小心“闖禍”
楊麗是巢湖?煬鎮(zhèn)花集鄉(xiāng)崗頭村人。楊麗老家有位年過5旬的親戚長期患病,重體力活干不了。這位親戚花了三年時間繡了三幅“十字繡”。10月初的一天,楊麗回老家時,該親戚找她幫忙,把這三幅“十字繡”裝裱起來。“我身體不好,到城里不方便,麗麗辦事實誠,我信得過她。”親戚的這番話讓楊麗責任感倍增,一口答應了親戚的請求。
回家后,楊麗到處打聽,最后選中了朝陽門附近的一家裝裱店。17日臨近中午時分,她特意用塑料袋裝上“十字繡”,再騎上電動車向裝裱店駛去。到店門口下車時,楊麗卻突然發(fā)現(xiàn)裝“十字繡”的塑料袋不見了。
“當時心里‘咯噔’一下。”楊麗說,她趕緊仔細回憶,“十字繡”應該在城北大轉盤路段丟的。因為當時在那里避讓車輛時,電動車歪向一邊,自己腳在路上撐了一下。楊麗連忙駕車返回到城北大轉盤處,她徒步沿著這段路尋找遺失的“十字繡”。一直找到下午,楊麗都沒能找回這三幅“十字繡”, “一時間,自己感到天旋地轉,當時只想哭,可又哭不出來”。
舉牌尋物掀起愛心熱潮
這個看起來普通的“十字繡”,凝聚著親戚大量心血不說,對一個久病的人來說,它可能就是一種精神寄托。楊麗想著想著內疚、愧悔之情就愈發(fā)強烈。情急之下,她想到電視上看到過的舉牌尋物的事。
第二天一大早,眾多巢湖人就看到一身材柔弱的女子,舉著塊尋物啟事的牌子,迎著深秋早晨清冽的風站在城北大轉盤附近向路人求助時的情景。一天,兩天,“十字繡”始終沒有消息。
10月20日,巢城下起了雨,楊麗舉牌站在雨中繼續(xù)等待著。21日,她病倒了,在其家人的再三勸說下,她才暫時沒去。令人沒想到的是,她舉牌尋物的事,引起了很多媒體的關注,并報道。幫弱女子找回“十字繡”一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接下來,有市民給她送來了盒飯、水果、面包……鼓勵她;有100多位市民給她打電話,發(fā)微信、短信,勸她找不到,就不要再等了,我們湊錢幫你賠當事人;有網(wǎng)友告訴她,自己家里也有這樣的“十字繡”,可免費送給她;另外還有兩家裝裱店的老板,主動打電話表示“店里有這樣裝好的‘十字繡’,需要可立即拿走”,分文不取。
“我感謝這些好心人,但我不能接受。別人相信我,才把這樣貴重的物件交給我,如果找不回來,我怎么對得起人家。”楊麗還是堅持要找到丟失的“十字繡”。
幾經(jīng)波折終于找回失物
“接到楊女士的報警電話是19號傍晚時分,當時我們并不知‘十字繡’背后的故事。群眾利益無小事,不管其價值幾何,我們都會認真對待的。”巢湖城北派出所所長王松濤說。由于當事人提供的情況不準確,當班民警通過視頻查到晚10點,都未找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次日一早,民警調取了城北轉盤四個方向所有的“天網(wǎng)”監(jiān)控視頻資料,在確定重點時間段后,4名民警對視頻資料一幀一幀地進行反復查看,最終發(fā)現(xiàn)有一處探頭拍下了楊女士騎車經(jīng)過的影像。
當天下午3時許,民警終于發(fā)現(xiàn)一輛電動三輪車在城北大轉盤機動車車道上停下,騎車人下車撿了一個像塑料袋樣的東西后徑直離開的畫面。順著該三輪車的行駛方向,民警逐段調取了沿線的治安、交通、路邊商家的監(jiān)控視頻,逐段鎖定三輪車的行駛軌跡。當晚8時許,終于在紫薇苑小區(qū)內找到了這輛三輪車。車主張福承認自己17日中午,在路過城北大轉盤時撿到一塑料袋,里面裝有三幅“十字繡”。經(jīng)楊麗現(xiàn)場辨認該“十字繡”就是自己丟的。晝思夜盼的“十字繡”幾經(jīng)波折終于被找回,楊女士喜極而泣。
10月25日,楊麗特意將一幅寫著“人民公安為人民,失而復得暖人心”字樣的錦旗送到城北派出所民警的手中。“這么多好心人關心我,我終身難忘,今后我一定會將這種愛傳遞給別人。”楊麗眼里飽含熱淚動情地說。
記者 韓婷 通訊員 楊祖友
原標題:因為一句“承諾” 巢湖女子上街舉牌尋物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