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施晨露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這首耳熟能詳?shù)脑姼瑁潜蛔u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詩歌的太陽”的普希金被中國讀者反復(fù)閱讀的注腳。今天,“偉大的詩人 民族的驕傲”——普希金與東方回響展覽將在中國近現(xiàn)代新聞出版博物館開幕。
??“普希金曾夢想前往中國,他在從事外交工作時期,曾寫道自己非常希望能隨俄羅斯宗教使團一同前往中國。遺憾的是,這次旅行最終未能成行,若是成行,或許會為我們留下許多描繪中國這片美麗土地的作品。因此,我們認為,舉辦這次展覽,是在完成普希金的夙愿?!睂3虂淼缴虾5娜砥障=鸩┪镳^館長奧爾加·亞歷山德羅夫娜·柯爾涅娃說。
??全俄普希金博物館是俄羅斯規(guī)模最大的文學博物館之一。此次展覽從該館引進百余件與普希金相關(guān)的珍貴文物,包括手稿、書籍、畫作、雕像,普希金生前使用過的墨水瓶、印章、背心等物品,以及俄羅斯繪畫大師列賓所繪普希金決斗場景的原作等,以“非凡的一生”“不朽的篇章”“遙遠的回響”三個章節(jié)展現(xiàn)普希金輝煌的一生與卓越的靈魂。其中不少文物為首次入境,第一次呈現(xiàn)在中國觀眾面前。
??展覽現(xiàn)場還精心還原了普希金在米哈伊洛夫斯克耶莊園的書房。正是在這里,普希金完成了歷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的創(chuàng)作,還寫成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抒情詩,如《致凱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
??普希金一生雖未涉足東方,但他在詩歌和書信中多次提及中國,雖不是詳盡描述,但筆端詮釋的中國形象都是正面的。19世紀末,普希金的名字傳入中國。1903年《上尉的女兒》漢譯本出版,開啟俄國文學在中國傳播的序章。魯迅、瞿秋白等一大批文化革命先驅(qū)對普希金的大力推崇,更使其成為反抗壓迫、追求自由的精神象征。此后,普希金的作品被大量介紹到中國,對中國文學與社會變革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展覽終章“遙遠的回響——普希金與中國”講述了普希金與中國的不解之緣。戈寶權(quán)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在中國》《普希金和我們》,王智量的《葉甫蓋尼·奧涅金》,馮春的《普希金詩選新譯》(岳麓書社版)、《普希金在中國》等翻譯家的手稿不僅是中國翻譯史上的寶貴遺產(chǎn),更是中俄文學交流的見證。
??“對我們來說,普希金在中國被閱讀、被喜愛,這一點非常珍貴,也非常重要。在我們博物館的館藏中,就珍藏著約20種不同年份出版的普希金中文譯本?!眾W爾加·亞歷山德羅夫娜·柯爾涅娃說,“在上海,還有一座普希金的紀念碑。我們能感受到與中國人民之間深厚而緊密的聯(lián)系。”
??“中國近現(xiàn)代新聞出版博物館有一個計劃,沿著‘一帶一路’,選擇重要的文學家、思想家,舉辦原汁原味的展覽,讓中國讀者重溫經(jīng)典,從新的角度認識經(jīng)典?!敝袊F(xiàn)代新聞出版博物館館長趙書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