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起老城南,那便是一片片青磚黛瓦馬頭墻和一條條老街巷。城門以西就到了老門西,門西自古宜居,“達官之悠居,文人之雅居,百姓之樂居”皆在于此。老門西里有座園子,前臨鳳鳴街,后倚花露崗,便是愚園。
說起這愚園,六百多年前,其林亭山水甲第金陵,卻也如同其他很多園林建筑一樣,沒能躲避肆虐戰(zhàn)火帶來的傷害,漸漸衰落。清光緒年間,金陵有位胡式富商胡恩變?yōu)榱四赣H頤養(yǎng)天年,看中了這塊“鳳凰臺西隙地”,辭去官職買下了這片廢園。胡恩變精心修筑,設景三十六處,并更園名為“愚園”,明其“不仕歸隱,樂山水而自晦于愚”的心跡。
漫步愚園,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濃郁的江南韻味。外園以愚湖為主,巧借鳳臺山之勢,得以無限延伸,視野開闊。內(nèi)園之中,樹竹秀美,春暉堂佇立在中心,各景觀遙相對應,交互滲透。南有小滄浪,幽深婉曲,獨具匠心。西有無隱精舍,廣植木樨樹,滿院木樨香。畫棟游廊曲折奇麗,連接著北面的分蔭軒,假山貫列東西,栩栩如生。
經(jīng)過幾番修繕,這里的一山一水、一枝一葉、一石一橋、一亭一閣,依然呈現(xiàn)著當年所建假山真水的神韻,處處顯得古樸凝重,在這里可以感受時光流轉(zhuǎn)的綿長,園內(nèi)景觀布局精巧,雖位于市井,卻蕭閑幽僻,不愧有“城中佳勝眼為疲,聊覺愚園水石奇”之說。(作者 王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