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食物容易因各種致病微生物繁殖而腐敗,熟食制品、涼菜、冷食等食品加工或貯存不當也極易引發(fā)食物中毒。疾控部門發(fā)布暑期飲食安全提示,提醒家長防范和減少暑期食品安全事件發(fā)生。
家長要引導孩子注意個人衛(wèi)生,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選購新鮮食品,不購買來源不明及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要把食物燒熟煮透,特別是水產品、肉類等,食物烹調后在室溫放置不宜超過2小時,以防細菌滋生;提倡飯菜現做現吃,崇尚節(jié)約,抵制浪費,剩飯菜要及時存放,再次食用前一定要重新徹底加熱。
在保證食材安全的同時,暑期在家學生應該怎么吃才能更健康呢?學齡期是建立健康信念和形成健康飲食行為的關鍵時期,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將使其受益終生,結合《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的相關推薦內容,疾控部門建議學生多吃蔬菜、水果、奶類、豆類和堅果,少吃油、鹽、糖和含糖飲料。
新鮮水果蔬菜是學生健康合理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每天至少要食用1種水果、3種新鮮蔬菜,每日水果攝入要達到150~350g,蔬菜攝入達到300~500g。奶及奶制品是膳食鈣的主要來源,也是優(yōu)質蛋白質、維生素D和維生素B2的重要來源,有利于青少年骨骼健康生長,要保證每天300g及以上奶或奶制品攝入,同時多進行戶外活動,放假期間堅持每天60分鐘以上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以幫助鈣的吸收。豆類及其制品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及植物固醇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礦物質,學生經常吃一些豆類及其制品,可以滿足身體發(fā)育對優(yōu)質蛋白質的全面需要。
油、鹽、糖攝入過多,會增加超重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問題的發(fā)生風險,中小學生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要超過5g。飲水首選白開水,建議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更不能飲料代替喝水。魚禽蛋肉也要適量,攝入過多可能增加超重肥胖風險,因此攝入量要適當,每天控制在105~200g為宜。
此外,外出購買食品時應選擇到證照齊全有售后保障的商場、超市、便利店、農貿市場等場所。選購預包裝食品應認真查看食品標簽信息,如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生產廠家等,不購買“三無”食品。外出就餐應選擇資質齊全、衛(wèi)生狀況良好的餐飲場所,選擇菜品時,要謹慎選擇生腌水產品、涼拌菜等菜肴。